马上研究 | 数字经济:构建我国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2022-05-16 17:00:00 - 商讯

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式,数字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引起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品链、服务链的重构,给现有国际贸易规则带来重大挑战。推动构建数字贸易规则体系,成为当前国际贸易新规则的核心内容。我国作为全球数字贸易大国,应抓住数字贸易发展的“机会窗口”,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框架中赢得主动权、掌握话语权,构建符合我国数字贸易发展规律的规则体系。

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引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线上娱乐等服务需求和供给不断攀升,推动了数字贸易的发展。商务部预测,到2025年,中国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50%左右。

数字贸易发展是我国的“机会窗口”

凭借着互联网红利、大国大市场的优势,我国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强势崛起,已经成为全球数字贸易大国。未来我国能否实现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由全球数字贸易大国迈向数字贸易强国,取决于能否抓住数字贸易发展的“机会窗口”,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框架中赢得主动权、掌握话语权,构建符合我国数字贸易发展规律的规则体系。

何谓数字贸易?当前理论界尚未对数字贸易的内涵和外延达成普遍共识。目前较为认可的是2014年8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美国和全球数字贸易》报告中所提出,数字贸易是基于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国内商业和国际贸易活动,其中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在组织协调、生产或者传递产品、服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并把数字贸易划分为数字内容、社会媒介、搜索引擎、其他数字产品和服务等四类。

数字贸易规则成为国际新一轮竞争焦点。全球数字贸易发展在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传统贸易方式与贸易规则、监管执法和相关规章制度等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数字贸易的虚拟性、监管难度大等特点,目前WTO框架下没有形成具有全球约束力的数字贸易规则框架。不同国家和地区为了掌握数字时代国际贸易规则的话语权和领导力,正积极推动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

我国应加快推动构建数字贸易规则体系。我国应审时度势,立足全球视野吸取发达国家在数字贸易规则创建中的经验,结合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的规律,一方面释放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潜力,促进我国全球价值链从低端迈向中高端,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贸易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推动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更好融入全球经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贸易规则应立足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并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据统计,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7.4%,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人民币,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

马上研究 | 数字经济:构建我国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马上研究 | 数字经济:构建我国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到2020年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包括广东、江苏、山东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占GDP比例超过50%。

马上研究 | 数字经济:构建我国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数字贸易规则应立足优化我国经济结构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坚力量。数字经济具有重塑产业形态的功能,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物流产业及农业等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可以打破当前我国制造业创新瓶颈,提升传统产业经营和组织效率,推动产业组织及商业模式再创新。信息的高速无障碍流动也有助于提升资源的匹配效率,实现更高质量的供需平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数字化浪潮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无接触经济的迸发,人民币数字化结算也给消费者带来极大便利。支付结算是跨境电商业务的关键环节,安全顺畅的支付结算渠道是跨境电商交易实现闭环的保障。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传统贸易的数字化交易越来越便利,金融科技的发展使人民币摆脱实物货币的物理束缚,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应对外部金融封锁的压力给我国金融安全带来的挑战,在央行数字货币(DC/EP)框架下建立起数字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直接汇率询价机制,构建以数字人民币为媒介和计价货币的跨境数字支付新体系,实现互联网移动支付业务“弯道超车”。

数字贸易规则应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随着技术发展,未来的全球经济必然深度融合。新发展格局将推动我国走向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必将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数字贸易规则也应顺应这一趋势。我国在传统服务贸易领域长期处于贸易逆差,但在数字贸易领域实现了贸易顺差,尤其是在跨境电商和软件贸易领域。根据eMarketer网站数据显示,近期中国电商市场规模达52.1%,高居全球第一,从数字化应用和创投体量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大国。

从中长期来看,以新的基于规则的国际治理为重点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处理好与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在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应对并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是我国的战略选择。我国应以更加成熟的治理理念和举措,推动多边贸易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协调机制,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推动国际化组织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结合本币主导下的渐进金融开放,完善汇率制度,统筹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

构建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着力点

基于国内外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国构建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应把握以下着力点。

一是立足比较优势,促进跨境货物贸易便利化。以中美两国比较而言,在数字贸易发展结构方面,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数字服务贸易,其力推的数字贸易规则着力点在于推动实现“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数据存储设备以及数字技术非强制本地化”,“保证网络自由接入”;而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跨境货物贸易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应着力推动实现跨境货物贸易便利化等相关规则的制定,通过多边谈判机制,解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支付便利,并紧扣“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构建跨境电子商务标准框架。

二是打破数字鸿沟,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未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应打破数字鸿沟,加强中西部以及广大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特别是大力投入新基建,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基地。同时,构建数据流动分级分类管理体系,提升数字经济运行效率,研究制定针对数字经济企业的财税政策,并提高社会成员的数字素养。

三是推动全球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随着全球产品之间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全球产品的生产由产业内分工走向产品内分工,数字产品作为中间品正逐步嵌入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立足内需,畅通循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我国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贸易分工中准确定位并找寻发展机会,积极推动数字产品有效嵌入生产过程,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话语权,以此为基础推动构建符合我国数字贸易发展规律的规则体系。

参考文献

[1]崔艳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务贸易影响几何?重点领域的影响情况不一》,《进出口经理人》2020年第3期。

[2]熊丽:《共享数字贸易发展新机遇》,《经济日报》2021年9月4日第4版。

[3]徐金海、周蓉蓉:《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发展趋势、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国际贸易》2019年第6期。

[4]王俊岭:《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工业“压舱石”作用更加牢固》,《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月24日第3版。

[5]《中国制造业连续十二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国信息报》2022年3月3日第6版。

[6]《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新华网http://www.zj.xinhuanet.com/2021-09/27/c_1127906011.htm,2022年5月7日访问。

[7]李晓华:《以数字化推动制造业重构竞争优势》,《经济日报》2022年4月13日第10版。

[8]胡群:《数字人民币破局之前中小微跨境电商支付痛点如何解决?》,《服务外包》2021年第5期。

[9]鞠建东、夏广涛:《金融安全与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新体系》,《清华金融评论》2020年第9期。

[10]《中国电商零售额全球市占率52.1%高居第一》,网经社http://www.100ec.cn/index.php/detail--6610352.html,2022年5月7日访问。

[11]潘妍、徐金海:《推动中国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19期。

[12]董志勇、李成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史溯源、逻辑阐释与政策导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13]张鸣:《全国统一大市场亟须高品质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人民邮电报》2022年4月22日第2版。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2022年3月25日)》,《人民日报》2022年4月11日第1版。

马上消费研究院公众号

(来源:新视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