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封管控区居民如何快速就医?120医护这样守护生命
凌晨3点半,北京急救中心医生王一随车回到地坛医院洗消点。她刚刚完成一趟来自封管控区的急救任务,人车都需按照规范流程洗消。这是一天中最难熬的几小时,早上8点下班前,她要准备随时出发。
不分昼夜、分秒必争,王一和她的同事们在京城各个社区奔波。他们是与病毒、与死神赛跑的一群人,也是市民生命的守护者。
救人
老太太深夜摔倒
一次漫长的任务
深夜11点多,王一的手机响了,一条来自“120”调度中心的急救任务映入眼帘。“大望路一封管控小区,一位86岁老人在家摔倒,目前意识不清。”收到信息,王一和同事立即响应,火速穿戴好“大白”等全套防护,向目的地赶去。
按照正常要求,这趟行程原本应有“一医一护一司两急救辅助员”共5人。然而,考虑到近期疫情形势和目的地封管控,为了尽量减小潜在的传播风险,站点暂时取消了两名急救辅助员随车。车轮刚一发动,王一就与家属联系,“病人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告知社区”“赶紧让社区联系医院”……“从接到调度信息开始,急救就开始了。”她说,急救除了现场救治,及时了解和电话指导,也是重要环节。
这名老太太所在的小区,此前有确诊病例。她原本起夜上厕所,但一不注意,从床沿滑了下去,一时间意识不清。由于老太太年纪偏大且有其他基础疾病,家属在拨打“120”电话后,及时与社区联络,社区也第一时间派了一名社区医生前往照顾。
只用了约十分钟,王一和同事就到了小区,随后立即被社区工作者引导到老人家中。庆幸的是,当王一和同事到达现场时,老人正半坐在地上,已是较清醒状态。询问家属、检查老人身体后,王一招呼同事和现场的家属、社区工作者一起,将老人护送上车。而社区也派了一辆车,共同前往已对接妥当的医院。
夜晚的京城交通顺畅。闪着警报灯的车内,王一轻声安慰病人和家属,车窗外是城市的星星点点。不过,到达医院后,现场交接却并未如往常一样。
一般情况下,王一和同事需要向医院医生说明到场见到的患者情况、给予了哪些救治、目前身体情况等信息,与医院值班医生交接完毕即可离开。然而当天,由于医院刚收治了一名疑似确诊或密接患者,需要妥善消杀后,才可接诊下一位患者。王一和同事在现场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消杀完毕后,医生还请求她和同事一块儿,帮忙转移老太太做CT检查。最终检查完毕后,又一起将老太太转移到病床。
这一趟任务,从出发到交接完毕,用了约4个小时。双腿发软、有些疲惫的王一,靠着医院的外墙,缓缓蹲了下去。“你怎么了,还好吗?”身旁的搭档护士关心地问她。她抬头告诉伙伴,“没事,就是缓会儿。”那一天,在去封管控区接老太太之前,王一已出了7趟任务。“确实累,上了一天一夜的班。”她说,然而他们还不能直接回站点,而是需要从医院将车开往几公里外的地坛医院洗消点,“完成消杀,这一趟任务才能算是结束。”
规范
消杀一步不能错
闭环转运有讲究
消杀的过程,不是容易的。某种程度上,可能比院前急救更考验人。到达北京急救中心在地坛医院的洗消点后,除了要对救护车及急救设备消毒,还要对车组成员全身消毒。脱“大白”服,更是一套繁杂且缜密的步骤。
“先手部消毒再摘护目镜,护目镜要在桶里泡半小时以上;继续手消毒,再脱防护服,防护服一定要外卷着脱;然后手消毒,脱掉第一层外层手套,而后脱鞋套、摘口罩……”王一说,每一个步骤,都实时记录在监控探头中。哪一个步骤错误,立即就有洗消点的值班同事纠正。“你一定要做这些步骤。这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
严格的消杀,是疫情防控背景下,“守护者”安全规范工作的一个细节体现。从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王一就和京城其他站点的所有同事一样,严格遵循着这样的规范。至今,北京急救中心没有一个医护或司机感染病毒。
急救“守护者”的辛苦,令人尊敬。在医疗领域,有一个专业词汇叫“白夜下休”。它指的是“四天一轮”的上班制度,王一的工作节奏就如此。正常情况下,王一和同事们每个月平均会有7组白班和7组夜班,不排除偶尔也会一天一夜“连轴转”。“尤其是夜班的后半夜,明明已经很困了,但也不敢睡。北京这座城太大了,什么人什么病人都有可能随时打进急救,上班必须保持专注。”
疫情发生以来,北京急救中心在首都机场周边设立了专门负责转运确诊病例的站点。其余数百个站点,也都预留专门的发热负压急救车,负责站点周边发热患者的急救。不过,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如今不少时候,王一和同事出普通任务时,也会收到临时去封管控区救人的任务。“急救任务的要求就是‘就近’‘救急’。我们不害怕,因为车上随时都有五套防护包,‘大白’等物资十分齐备。”王一说,所有站点的车和人,时刻都是备战状态。
与疫情前不同的是,如今,当封管控区的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就会进入闭环转运模式。“患者先告知社区,社区帮忙对接医院,我们院前救治转运就会快很多。救治结束后,患者需要再打电话联系我们接回去。”王一说,那位深夜摔倒的老太太治疗后出院也需联系“120”,而后再由“120”转运回家。“疫情之下,为了控制风险、尽可能减小传播,点对点的闭环转运,对我们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对患者家属和社区沟通报备的要求,都更高了。”
温暖
被邻里互助感动
听到最多是“谢谢”
之所以闭环转运对患者、家属和社区沟通报备提高了要求,是因为急救的时间,每分每秒都很重要。然而,也有封管控区域的患者家属一时着急,忘记给社区沟通报备,造成了急救时间的浪费。
“你们怎么来得这么慢啊?”王一说,有时自己和同事会面临患者家属的质疑,但他们都保持冷静,耐心解释。一方面,疫情防控之下,患者偶然的发热、中暑以及来自封管控区域的看病就医需求,都让“120”用车量更大。另一方面,有时到了现场才发现,家属并未给社区申请报备,尽管有看病的“绿色通道”,但也会白白耽误一部分时间。“所以现在我和同事在出发时,都会第一时间提醒患者和家属,一定要先给社区报备。”
尽管偶尔会遇到心急而诘问发泄的患者,但王一并不会跟着红脸,“患者难受、着急,我们医护工作者非常能理解。况且疫情之下,居家隔离、封管控区的患者及家属,心情难免有波动。”
在努力救人的同时,王一也从患者和家属身上收获了温暖。“有一位管控区的孩子,因为居家隔离时在家调皮,被家里的大理石磕破了头。我们出车的同时,就远程指导他妈妈帮助孩子消炎、止血、安抚情绪。”王一说,在接上孩子去往医院的路上,孩子妈妈连声说感谢,“就这一小段路,头上也止住血了,平时我们自己打车就过去了。现在还得麻烦你们,让你们穿这么厚的‘大白’。”孩子妈妈的这番话,让王一印象深刻。她说,在急救车上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
急救摔倒老太太的那个晚上,当王一和同事到达小区门口时,他们看到已经有好几个人在门口守候,引导救护车辆。“有人指路,有人按电梯,有人在家里帮忙救护,大家一起协助我们把老太太送上车……”王一说,那一幕,她感受到邻里友好、社区成员间的互帮互助。“不是个例。我们进村急救,也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疫情防控期间,看到了很多好人,让人感受到温暖、向上的力量。”她相信,有这样可爱温暖的市民,北京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