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一层修缮后首开放,7个券洞恢复原貌讲述“时间的故事”
北京中轴线北端,鼓楼与钟楼静静矗立。这里曾敲响的“暮鼓晨钟”报送着标准的“北京时间”,是北京老城最深的记忆。26日,鼓楼一层经过腾退修缮恢复了券洞历史原貌,首次对公众开放,全新的数字沉浸展亮相,带领观众穿越古今,探秘钟鼓楼和中轴线上“时间的故事”。
钟楼“镇物”首次揭面纱
鼓楼一层,7个券洞的空间被充分利用,呈现一场名为“时间的故事”的展览。序厅、“北京时间”“时间建筑”“中国时间”“我的时间”“发现中轴线”6个主题展厅和中心券洞沉浸展厅沿展线分布,共展出10件藏品、48件辅助展品和装置,12个交互体验展项和6个数字影片。
“北京时间”展厅,钟鼓楼作为古代司时中心的功能地位显现。观众可以在悬浮于空中的“报时更鼓”和“永乐大钟”前,体验虚拟击鼓、撞钟,理解“暮鼓晨钟,鼓为号令,钟为传声”的内在联系。“四九城里听钟声”展项前,观众可以选择收听清代乾隆京城图中不同位置的钟声大小,感受当年“钟声十里,莫不耸听”的盛况。
“时间建筑”展厅,一组玻璃展柜里,1986年钟楼修缮时从正脊脊筒中取出的“宝匣镇物”首次揭开面纱,与公众见面。“镇物”种类丰富,不仅有五色宝石,金、银、铜、铁、锡五色元宝,五色丝线、绢和五谷杂粮;还有一些文物仍可以看出古人营建建筑时留下的细节:比如24枚外圆内方的金钱,每一枚两面分别刻有汉文和满文“天下太平”字样,五条绸带上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五枢宝经”字样。经年累月,这些“镇物”虽已泛黄,蒙上了岁月的痕迹,但仍可以看出其中寄托着古人对建筑屹立不倒,避免火灾的祈愿。
中心券洞上演沉浸光影秀
鼓楼纵横交错的中心券洞内,一场沉浸光影秀《共鸣》上演。随着展厅遮光帘升起、灯光转暗、提示音响起,观众循着钟鼓之声,在720度全沉浸空间内漫步,体验四重数字光影艺术下鼓楼的时空变幻,了解钟鼓楼的建筑历史和特色、计时报时运行机制,回溯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传承故事,产生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当影片播放结束,展厅内遮光帘降下,观众回到现实。中心券洞内的老照片墙,展示了钟鼓楼历史风貌、市井民俗。钟鼓楼文物保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光影秀从上午10时30分开始,每隔1个小时播放一场,全天共5场。
老照片叫卖声中寻回老北京记忆
“中国时间”展厅以鼓楼使用过的计时器具为载体,展示了中国传统计时方法,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细解日晷、铜刻漏、碑漏、时辰香的计时原理和精巧构造,读懂箭尺、十二时辰和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智慧。
钟鼓楼自古以来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我的时间”展厅里,泛黄的老照片、熟悉的叫卖声让观众宛若身临其境。观众可以自主查看三百余张钟鼓楼不同时期的老照片,或选播曾经回响在“鼓楼前”的多种老北京叫卖声,多维度找寻老北京人与钟鼓楼之间的珍贵记忆。
“北京中轴线”展厅内,通过虚拟现实体验装置,攀爬困难的观众也可以“登临”鼓楼二层,自由漫游二层展厅,远眺中轴线。
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介绍,目前,鼓楼一层为运行调试阶段。观众可以通过“北京钟鼓楼”公众号预约购票观展,优惠票需持本人证件在鼓楼售票窗口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