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基于地理位置开展碳足迹评价软件发布

2024-09-26 21:05:39 - 新京报

9月26日,全球首款基于地理位置开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的GIS-LCA(基于地理位置的全生命周期评价)软件正式发布。‌这款软件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开发,旨在为产品碳足迹评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是以过程分析为基础的评价法,对产品原材料开采、生产、使用以及废弃全过程进行跟踪、定量分析与评价,评估产品在生命周期或服务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

这款软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碳足迹评价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也是我国首款贯彻《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24067-2024)的软件。

全球首款基于地理位置开展碳足迹评价软件发布

建立与国际衔接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任务要求。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联合14部委发布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从夯实制度基础、构建工作格局、构建国际互信、加强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22项任务,包括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的“两大基石”,即核算标准和因子数据库。

近年来,欧盟为了保护本地产业和市场,以产品碳足迹指标设置贸易门槛,推行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欧盟电池法案这些单边措施,严重冲击了国际贸易体系,对我国优势外贸产品出口带来相应的负担,加快建立与国际衔接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有效应对国际涉碳贸易政策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欧盟主导的碳足迹核算标准普遍采用国家平均因子数据,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现实国情。此外,国际惯用数据库中涉及中国的因子数据完全滞后我国实际水平,给国内动力电池出口核算碳足迹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立足我国国情建立适应国际规则的碳足迹管理体系非常关键也非常迫切,《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要完善国内规则、加强国际衔接,建立兼具中国特色与国际影响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帮助政府、企业及时准确核算碳足迹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于2011年成立了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的指导下,田亚峻研究员带领团队开创性提出基于地理位置的全生命周期的GIS-LCA系统。将地理信息与LCA碳足迹评价全面融合的新方法,可以解决国际碳足迹标准无法精准识别数据的空间差异,以及不适用于我国空间发展不均衡的国情等问题。

谢克昌介绍,GIS-LCA首次提出将生命周期评价的四个阶段与地理信息系统完全融合的做法,提出了LCA背景数据库空间化技术、研发了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拓扑模型的技术、开发了空间运算与LCA运算耦合的算法。

“今天发布的GIS-LCA软件是多项技术的集成,是全球首款直接在地理信息系统上开展LCA应用的工具,可为碳足迹精确核算和管理提供科学、全面、系统的软件平台,可以反映我国工艺技术水平现状及区域差异性,帮助政府部门、企业等及时、准确、可靠地核算碳足迹,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将发挥奠基性的作用。”谢克昌说。

据介绍,GIS-LCA技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内容已被国家标准采纳,在企业、政府中得到应用。在浙江省乐清市的电力电气碳足迹评价试点中,首次从微观上将产品、企业、供应链、产业链、政府、认证机构互联互通,为各方提供了全面的碳足迹管理解决方案。

提出碳中和目标来带动发展已是全球行动

据悉,GIS-LCA技术与软件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等专家组成的院士专家组评价其为“国际领先”水平。

全球首款基于地理位置开展碳足迹评价软件发布

贺克斌表示,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在现阶段的战略需求,对外是应对越来越严峻的绿色贸易壁垒,对内是加快支撑全面绿色转型,“这两个意义是相通的。”

据介绍,提出碳中和目标来带动发展已是全球行动。目前全球供应链各行各业的链主企业都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产业竞争上有非常强的信号,同时要求把碳足迹纳入供应链评价,要求供应商披露碳足迹,减排压力通过供应链逐级传导,我国各产业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与碳相关的外部压力。

贺克斌说,碳足迹核算是我国“双碳”战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国在碳足迹管理或碳资产有效发展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现有的“双碳”政策主要以排放主体和直接排放为监管对象,碳足迹管理对象应注意产品和供应链全系统排放,以产品为杠杆倒逼供应链减排还需要全新的监管机制。

新京报记者陈琳

编辑白爽校对张彦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