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西藏】特色产业引领增收致富路

2024-09-26 08:44:00 - 中国西藏网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推动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无论是清洁能源的蓬勃兴起,还是特色农牧业的精耕细作;无论是高原特色食品与饮料的醇厚滋味,还是民族手工业的匠心独运,都在逐步成为高原特色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足资源禀赋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哲古草原深处,三峡西藏山南措美哲古风电场的风机矗立在海拔5000米至5200米的高原之上。以往的全国风能资源普查、风力发电研究等成果显示,西藏大部分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且可利用。但由于区域的气候特性,“风电行业内部常有‘高海拔地区的风有气无力’的说法”,风电场运行生产负责人尹舒展介绍,“风能的开发利用曾存在滞后与空白。”

为了将资源真正转化为能源,提升西藏电网发电灵活性,与“夏盈冬缺”“昼盈夜缺”的水电、光伏能源结构形成互补,三峡集团探索超高海拔风电项目开发与建设,验证了措美哲古地区风区的可持续开发价值,投入建设了一期、二期风电场工程。截至2024年9月,发电量已经突破3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达到72.6兆瓦。该项目成为首个并入西藏主电网的风电项目,成功填补了超高海拔地区风力发电开发建设的行业空白。二期工程并网发电后,预计年发电量超过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63万吨,节约标准煤7.93万吨,预计可以满足周边10万多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有效提升当地电力供应能力。

【高质量发展看西藏】特色产业引领增收致富路

产业提质增效打造样板工程

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的西藏宏农藏鸡产业园以高效、节能、环保、循环为目标,打造了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园区销售总监向先福展示道:“从料塔到自来水塔,我们的饲料和水全部由自己供应。”生产间内,鸡蛋的生产、运送、分拣包装以自动化流水线设备为主,较少的人工操作下,一箱箱整齐有序的鸡蛋依据克重等不同标准分门别类,被运送至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成都和武汉等地。此外,园区将有机肥生产、农产品初加工、有机种植与鸡蛋生产结合为一体,有效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园区正在扩大生产规模、细化产品分类上进一步推动建设,达到满足自治区菜篮子鲜蛋自给自足前提下,走下高原参与国内大循环的目标。

【高质量发展看西藏】特色产业引领增收致富路

养殖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产业园项目自兴建至投入运行的近4年时间中,约1200名务工群众分期分批参与项目建设,人均实现增收7万余元。同时,园区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山南市3县区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参与藏鸡养殖,每村每年增收20万元以上;与农户进行合作,提供技术指导,收购产品,确保其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于本地群众而言,就近就业也具有不小的吸引力。颇章乡斯堆村村民白马德珍毕业后就因此选择来到园区工作,三年间,掌握基本技能后,“去武汉总部学习生产线管理,回来再教给新人、组员。”现在的白马德珍已经积累了自己的管理经验:“我们都一起在生产线上工作,这样能更顺利地沟通。”项目建设以来,园区先后安置了大学生42人,其中山南籍32人,经过系统培训,已有不少年轻人逐步成长为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乃东区藏鸡养殖产业坚持走现代化农业之路,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同时,从智能化机械设备到全产业链条的运行、管理模式,都为自治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成功经验,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

以人为本荒漠上演“绿色奇迹”

雅鲁藏布江畔的扎囊县阿扎乡曾是风沙重灾区,如今,遍地黄沙已变为种植多种蔬果的生机绿地。西藏绿之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完成芦笋、网纹甜瓜、辣椒、西瓜等30多个蔬果品种的引种驯化实验,同时采取膜下滴灌技术、“套种”种植模式等农业技术,改善土壤沙化环境,提升地力。

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民是关键。人民既是推动乡村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的主要力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受益者。基地帮助员工逐步成为业务骨干,掌握嫁接、育苗等农业技术,带领灵活聘用村民完成种植、采摘任务。技术助理次仁卓玛与丈夫一同在此参与管理工作,她表示:“在这里上班的待遇很好,也方便照顾家里,而且不耽误我们种自己家的地,家里20多亩地种了青稞、土豆、小麦。”

【高质量发展看西藏】特色产业引领增收致富路

公司管理人员罗慧表示,有机蔬果种植基地不仅稳定吸收周边村民务工,更以实现当地群众美好生活为最终发展目标,将荒地转变为能够种植的土壤,“长远来看,为居民种菜、种地提供更多保障,带来的是民生。”

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品牌建设等措施,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动辐射范围内乡村振兴,以点带面,推动布局合理、产业兴旺的乡村产业体系建设,不仅为西藏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带动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更为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开辟了广阔空间,持续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更大力量。(中国西藏网实习记者/陈卓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