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做药的永远想着吃药的” 北京同仁堂药剂师如何守艺创新?

2022-12-07 17:24:51 - 北京日报

北京同仁堂是中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于1669年在北京创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同仁堂能够做到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同仁堂人坚持“质量第一”、“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也在于一代又一代制药人有着将传统技艺薪火相传的初心与决心。

李宁,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同仁堂非遗技艺传承人。厂房的制药工具,是她20年朝夕相处的“伙伴”;双手上的老茧,是她磨砺成长的最好见证。她坚守在生产一线,用行动传承着同仁堂传统制药技艺;工作中的她一丝不苟,始终践行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她说“做药的永远想着吃药的” 北京同仁堂药剂师如何守艺创新?

一丝不苟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小时候的李宁经常去大栅栏的北京同仁堂买药,中考之后,李宁报考同仁堂学校,由此开始了她的“制药人”生涯。1999年李宁毕业后被分配到丸剂车间,开始系统学习泛丸的制作技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工作中的李宁是个“较真”的人,她说:“我自己确实还是一个较真的人,偷懒做出来的丸药,我不接受。”

她的“较真”体现在手工泛丸的传承上。虽然目前丸药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但是李宁始终坚持手工泛丸技术的传承与磨练,并且对于泛丸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苛的标准,不能有半分敷衍。

她说“做药的永远想着吃药的” 北京同仁堂药剂师如何守艺创新?

为了将传统手艺传承下去,李宁积极培养“接班人”。从工艺规程的理论知识到泛丸制作的各个工序,她将自己在一线工作的经验倾囊相授。并且她始终要求“手上的功夫不能丢”,因为她知道,“传承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一代又一代为之奋斗的目标”。

制药匠人择一业终一生

2014年,李宁晋升为同仁堂首席技师,获得了北京市颁发的诸多荣誉。2015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被授予“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从刚入厂时的新人到同仁堂制药师的中坚力量,她的成长离不开日积月累的沉淀。

李宁对制药始终抱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与坚持。药匾是传统泛丸制作的必备工具,一般直径60-80cm,多以竹皮或滕皮编织而成,对于操作者的臂力要求极高。经过训练,作为女性的李宁有着不输于男性的力量与韧性,几十公斤的丸药她也可以轻松驾驭,经年累月摇晃药匾使她的手磨起老茧。她说:“越让我觉得干不了的,我就越想干,然后时间久了,不知不觉中就可以了。”一以贯之的艰苦磨练与不断求索,让她突破曾经的“不可能”,最终破茧成蝶。

她说“做药的永远想着吃药的” 北京同仁堂药剂师如何守艺创新?

关于技艺的养成,李宁的看法是“坚持”。“所谓的技艺其实就是你要把一个动作、一件事儿往复地去做。”择一业终一生,李宁在制药的这条路上用坚守与热爱诠释了“药匠仁心”的真正含义。

传承创新“手艺人”也是“守艺人”

随着市场对中药丸剂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传统的手工法泛丸因制作周期过长,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李宁作为擅长传统工艺的丸剂师开始接触机器制药。经过反复实验,最终成功将手工技艺与现代化机械结合,不仅保证了药品质量,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产能。节目录制当天,李宁所在的班组接到一批喉症丸的生产任务。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李宁对这种情况早已轻车熟路,在她有条不紊的安排下,最终用新的生产方式顺利完成了老方子的量产任务。

她说“做药的永远想着吃药的” 北京同仁堂药剂师如何守艺创新?

李宁一直在坚持守正创新,优化工艺。身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李宁尊古不泥古,积极寻找着手工技艺与现代机械化生产结合的最佳途径,为实现泛丸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探索。

从业20年,李宁凭借内心的热爱与坚定,用行动践行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未来,她也将继续保持初心,完成她身为“制药人”的使命。

她说“做药的永远想着吃药的” 北京同仁堂药剂师如何守艺创新?

更多精彩,敬请锁定北京卫视《为你喝彩》,带你共同了解“同仁堂非遗技艺传承人”李宁的故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