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试点“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摸底就业状况、实现精准帮扶

2023-11-17 20:45:34 - 新京报

“之前想全面了解全镇的‘就业家底’,需要组织几十名就业服务专员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针对全镇劳动力逐一开展调查,一轮下来至少耗时2个月。而就业状况又是动态变化的,往往2个月统计完之后,数据就已经‘失实’了。”庞各庄镇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实施‘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我们可以实时了解全镇的就业状况、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服务工作重心,就业服务的精准性更强了、实效性更高了。”

11月17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大兴区人社局近期在榆垡、庞各庄、瀛海3个镇试点开展“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通过归集人口、社会保险等数据资源,定期开展数据交互比对,精准识别未就业、断保人员信息,分别形成区、镇街、村社三级劳动力就业状况“驾驶舱”,为研判区域就业形势、开展精准就业帮扶提供数据支撑。

大兴区试点“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摸底就业状况、实现精准帮扶

系统自动划分帮扶层级,生成“一人一策”服务套餐

为进一步规范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标准,大兴区人社局出台了《大兴区重点群体分类分级服务规范》,对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开展分级分类服务,并将服务规则植入“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系统。

该系统根据劳动者就业需求进行精准“画像”,自动划分“易帮扶、较难帮扶、难帮扶”三个帮扶层级,生成“一人一策”服务套餐,并按照“十步工作法”开展服务,即提供“信息摸查、职业测评、岗位推荐、招聘会推荐、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服务、就业跟踪、就业政策、就业服务联系卡”10项服务,自动为求职者建立“一人一档”就业服务档案。

信息化与“铁脚板”结合,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村里的就业服务专员,服务对象难以精准‘定位’、服务资源匮乏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系统运行后,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开展就业服务,手里也有了全区的就业岗位资源,只需要做好劳动者的就业意愿摸查,系统会自动匹配好适合的岗位,点击按键就可以推送到求职者的手机上。”留民庄村的一位就业服务专员对“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系统非常满意,认为用以做好就业服务的资源更丰富了,信心也更足了。

大兴区试点“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摸底就业状况、实现精准帮扶

“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系统为区、镇街、村社三级就业服务专员分层级赋予权限,结合大数据交互比对情况,将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和新增未就业人员数据,通过系统“派单”的形式反馈至基层就业服务专员的移动终端。

就业服务专员通过“铁脚板”上门、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摸查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就业创业和培训需求并录入系统,由系统智能精准“画像”、判定服务级别、生成服务套餐并自动匹配就业岗位、职业指导等服务资源,由就业服务专员通过移动终端“一键”推送至服务对象的手机端,劳动者可即时享受相应的就业服务。

实施网格化管理,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大兴区人社局发挥区级职业指导工作室的阵地作用,在镇街一级的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大兴区职业指导工作室分站”,常态化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帮扶,由区级工作室专家成员定期开展培训指导并提供智力支持,逐步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指导能力。

同时,在各村社建立就业服务站点并设立就业服务专员,将就业公共服务职能延伸至村和社区,形成区、镇街、村社三级联动、优势互补的网格化管理格局,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劳动者提供“家门口”的高质量就业服务。

据介绍,下一步,大兴区人社局将持续推进“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向全区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京报记者叶红梅

编辑陈静校对李立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