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是损人不利己的“双标”之举

2024-06-15 20:11:03 - 中国网

【中国网评】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是损人不利己的“双标”之举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周密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项决定预计于7月4日左右实施,届时,欧盟将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它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

欧盟从去年启动的反补贴调查本就是保护主义行为,而且在11月2日结束调查前,欧盟就基于不完全的调查结果,不顾其成员国和汽车制造企业的反对作出加税决定,向市场释放了错误信号,对全球经贸活动和创新都产生不良影响。

作为多边经贸体系的重要创立方之一,欧盟经济受益于全球化,也始终强调遵循多边规则解决问题。尽管世贸组织允许各成员在出现国际贸易纠纷时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但多边协定更强调约束此类行为,以避免干扰正常的经贸秩序和市场预期。如果所有的贸易争端都采取直接征税的方式加以应对,全球供应链将变得十分脆弱。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是由制造业基础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共同促成,新能源汽车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通过创新和系统推进,形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而在欧洲,虽然传统汽车业发展成熟,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前行缓慢,市场存在明显供不应求状况。欧委会估计,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已从2019年的不到1%上升至8%,而2025年可能达到15%。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的提升,是技术创新升级、持续扩大市场开放和减排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次反补贴调查由欧委会绕过欧洲汽车企业直接发起,本身就反映出欧委会的猜想和市场的感受之间存在明显“温差”。作为欧洲汽车行业的主力军,多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对此次欧盟反补贴调查反而忧心忡忡。大众、奔驰、宝马迅速作出回应,反对初裁及加税决定。2018年以来,欧盟就一直饱受美国加征的232关税影响,经济发展成本增加,应对地缘政治等其他外部冲击的转圜空间被大幅压缩。此次加税以及可能带来的连锁影响,无疑将进一步削弱欧盟尊重规则、崇尚自由贸易的国际承诺,打击全球投资者信心,导致欧洲市场的竞争力下降。

作为全球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产业,汽车业有着密切的国际分工与协同,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技术创新和环保能耗等通过市场竞争和良好的传导机制推动行业整体持续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所代表的快速迭代和规模经济,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持续演化发展。而欧盟通过关税壁垒,将中国企业和产品排除在市场之外,或许会在短期内为本土企业留出一些空间,但消费者需要为此买单,在失业率上升、通胀压力巨大和地缘政治冲突的诸多挑战下,欧盟消费者在选择电动汽车时势必更多考虑其经济性。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此前美国政府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明确对在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提供高额补贴,导致一些欧洲企业被迫将产能转往北美。但对于美方这种明显的不合理补贴,欧方却置若罔闻,反而盯着中国电动汽车穷追猛打,是典型的“双标”行为。(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唐华蒋新宇张艳玲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