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千年大运河,流动中国史

2024-06-25 19:46:34 - 安徽新闻网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安徽省网信办、安徽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网络主题活动于6月25日在宿州市正式启动。

【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千年大运河,流动中国史

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这样描述大运河的价值: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漕运)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王朝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发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千年大运河,流动中国史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通济梁,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黄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大运河安徽段,是指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境内部分,流经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区、灵璧县、泗县,全长约180公里。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通济渠连接起了黄河与淮河,写下了我国水利史上浓重的一笔。

通济渠的开凿,使宿州成为隋唐宋时期沟通南北、南粮北运的重要通道,也一度成为繁华的关津渡口,在唐宋时期,这里的经济和文化曾高度繁荣。同时,也成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可以说,宿州是因运河而生,跨运河而建,随运河的发展而繁荣,随运河的兴衰而变迁。

通济渠在唐宋时期亦称汴河、汴水。而今天的宿州市,也有一条开挖于1966年全长127公里的新汴河,因河线临近隋炀帝所开的汴河故道而得名,也续写着宿州与大运河的缘分。

【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千年大运河,流动中国史

大运河通济渠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开凿,金元时期湮废,通漕约500年。可贵的是,在今天的宿州市泗县,仍有一段长达28.1公里、保持着原始历史风貌的水道,这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段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活运河”。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宿州通济渠泗县段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皖北大地第一次有了惊艳世界的文化亮点,安徽的世界遗产呈现“南黄山北运河”的格局。

2019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发布实施;2020年,《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发布;2021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十年呵护,运河新生。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水利之河”、“运输之河”,更是一条“文化之河”、“诗兴之河”。流淌千年万帆过尽的大运河,一路穿行于燕冀平原、江淮大地、江南水乡,不仅联通起东西南北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也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漕运文化、戏曲文化、美食文化等。它像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优秀典籍,等待着后人不断翻阅、续写新章。

【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千年大运河,流动中国史

【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千年大运河,流动中国史

“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网络主题活动,就是要以互联网赋能大运河文化传播,讲好“运河故事”,推动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认同注入活力。

(记者程兆陶妍妍)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