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市人大代表钟祖荣:“双减”的重心在提高校内教育质量
原标题:对话市人大代表钟祖荣:“双减”的重心在提高校内教育质量
“双减”之后,家长的焦虑仍然存在。
限制了校外学科类培训,校内教育能否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减压减负的同时,教学质量如何保障?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钟祖荣表示,“双减”最终想要达成的结果是在学校这个主渠道就能实现教育的目的,满足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在当下的过渡期,各方都在进行探索。随着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回归校内,课堂教育质量、课后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以吻合家长和学生的期待。
新京报:“双减”是去年最受关注的新政之一,目的是给学生减负,但很多家长也产生新的焦虑,想知道“双减”的平衡在哪里,教育质量会不会因此下滑。
钟祖荣:“双减”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轻他们课外培训负担和过重的课后作业负担。家长们的确会有这些担心,是不是没有校外辅导班了、不那么强调分数了,孩子对学习也会松懈。其实,“双减”表面是减少两方面负担,但重心是提升校内教育的质量,随着工作的推进,校内教育质量会越来越好。
当然,“双减”的政策刚发布半年左右,处于过渡期,现在各方面都在进行探索和完善,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但问题会逐步解决,学校教育质量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发展会更加全面。
新京报:“双减”之后,学校增加了课后服务,现在有哪些形式?家长们的满意度如何?
钟祖荣:学生校外培训的时间和空间压减之后,回归到校内,学校开展三点半之后的课后服务。现有的内容,一个是学生完成作业,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小学是要求在校基本完成作业,初中部分完成;一个是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学业辅导;一个是开展兴趣班、课外活动,还有体育锻炼。
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个调研,家长对课后服务大体是满意的,但是也有一些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担忧。其实校内辅导有自己的优势,原先的校外辅导未必与学校的课程配套,校内会衔接得更好,学校老师也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此更有针对性。今年的一个重点,应该还是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
新京报:现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条件好的家庭,可能会选择请私教继续补课,普通条件的家庭失去了校外培训的渠道,孩子的差异会不会进一步拉大。
钟祖荣:这个问题有做过相关的研究,认为增加校内时间可以缩小学生之间学业上的差异,增加校外时间可能会扩大差异,其实也很好理解,在校内,孩子接触到的教育资源是一样的,校外的时间受到家庭支配,也更容易受到不同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影响。
新京报:“双减”也提出要减轻作业负担,数量和质量,这个度怎么把握?
钟祖荣:关于作业量,主要在于学校和班级统筹管理。作业的统筹管理的确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逐渐摸索出规律和方法。在作业负担上,对于学生完成作业大概要多久时间,老师会有一个估算,但上海也有研究显示,老师的估算较多以优等生的标准为主,实际完成时间可能比预估的要长,因为每个学生基础不一样。关于作业布置的质量,也需要学校和教师集体研究。需要老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对作业进行精选,既体现基础性,也兼顾层次性。此外,形式单调的作业容易让孩子厌倦,学校老师应当研究如何增加作业的多样性,增加更多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内容。对学生完成作业也要进行一定的指导,并在检查批改中反馈信息,完善作业设计。
新京报:我们在和一线教师接触时,他们提到,“双减”后老师的任务更重,在校的时间更长。怎样去缓解老师的负担?
钟祖荣:教师的负担在“双减”之前就比较重,除了教育教学,还要承担许多的事务性工作,“双减”之后增加了课后服务,社会和家长对校内教育的期待提高,老师的负担就更重了。其中,小学老师、班主任的负担更重些。教师负担过重也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要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
减轻教师过重负担,我们有几个建议。一是完善校外教育机构,譬如少年宫、科技馆等,让它们来承担一部分兴趣爱好方面的教学工作,这些原来是专门为孩子校外学习设立的机构,近些年由于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迅猛,受到了一定的削弱,应该加强;二是增加课后服务的资源,从校外引进具有资质的教师加入,缓解老师的压力;三是统筹建设资源平台,如建立作业库、试题库等,共享精品作业等资源,通过协调各方的资源来提高效率,减轻每个教师的负担,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财政支持;四是在中小学探索教师弹性工作方式,给教师留出一定的时间照顾家庭和专业进修等。
新京报:“双减”最终想达成的理想图景是什么?目前放眼全球,有比较完美的教育模式吗?
钟祖荣:想要的结果是,学生在学校这个主渠道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满足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孩子的个性需求。
教育模式上,只能说各国各有长短,没有最理想的。不同的教育模式有各自的生长土壤。我们要发扬我们的优势,借鉴国外好的经验,探索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特点的教育模式。负担适度又能够培养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是比较理想的;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是比较理想的;既注重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扬长成才,是比较理想的。
新京报:你认为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双减”带来的变化?
钟祖荣:对家长我们有四个建议。第一是正确认识孩子的负担,量不能过度,不要超出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有研究表明,负担(时间)与学业成绩呈现抛物线状(倒U型),负担过重学业成绩反而下降。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和适当休息时间;第二,做好孩子在家的指导,比如督促学习和休息,安排一定的家务活动,进行亲子交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第三是做好跟学校的沟通,学校承担更多课后服务后,家长的需求、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要反馈给学校老师,家校协同配合,来确保学校提供的服务和孩子的情况与需求是吻合的;第四,是树立多元的人才观、适合的教育观。
教育界有一个“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是多种类的,能力的结构不一样,用中国的话讲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既往,我们看重的是学业,关心的是单一标准下孩子成绩的水平差异(纵向差异),不太关心孩子在才能类型上的差异(横向差异)。其实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而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优势,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分数固然重要,但不能衡量一切,也不能左右孩子的一生,学校和家庭应当共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孩子特有的才能。
新京报记者 戴轩 摄影记者 李木易
编辑刘茜贤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