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献词丨在新闻的山脊线上,做一名燃灯者

2023-11-08 07:59:48 - 上游新闻看点

今年6月,“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在直播间“劝退”学子报考新闻专业,引发广泛关注。曾几何时,许多人艳羡的记者、编辑成了部分网友口中的“就业天坑”。时值第24个中国记者节,我们有些话想说。

我们首先必须承认,张雪峰老师关于新闻专业在就业方面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人均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新闻媒体机构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网红经济和流量经济的兴起,也让那些仍然深耕在新闻行业一线的人们,身影显得愈发孤寂。

但我们想说的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并不会因为一时的境遇而有所稍减。新闻人从拿起笔和相机的那一刻,他们便天然肩负起了不一样的使命。

2022年夏天,重庆缙云山山火持续数日不灭,上游新闻记者周瑄从清晨待到夜幕降临,并用无人机记录下了令人震撼的一幕:

“由消防官兵、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灭火队伍,从山脚一直延绵至山顶。从天上往下看,一边是熊熊山火燃起的巨大火龙,一边是人们头顶探灯汇聚在一起的星光长城。两条光带汇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字。”

这张注定被载入历史的年度照片,成为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的最好注脚。从“谁是最可爱的人”到“星光战胜火光”,那些新闻人物,新闻故事以及背后的时代精神,都需要被传递、被看见。

新闻工作者为稻粱谋的同时也应时刻铭记,自己从事的是一份何等浪漫的工作:

用我们的手与眼,记录这个时代。

记者节献词丨在新闻的山脊线上,做一名燃灯者

2022年8月25日,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山火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头上的灯光在山火前组成一道坚固的“星光长城”。上游新闻记者周瑄摄 

时代在不停发生着变化,机遇与挑战随之而来。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信息流动的加速,传播生态的迭代,媒体行业曾经吃到的“红利”,也似乎走到了尽头。“新闻无用论”产生的背后,实则给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人提出了新的命题:如何适应网络时代传播规律的变化?如何在坚守“内容为王”的前提下找到新的流量入口?如何改变传统的叙事方式,将新技术、新应用化为己用?——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在获取流量方面,不少主播、UP主、自媒体从业者已经比传统的媒体人玩得溜得多了。

古语云,变则通,不变则壅。新闻人需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积极拥抱变化,迎接挑战。但我们需要的不是泥沙俱下的流量,而是要寻找更符合当下网络受众群体视听语境的新闻产品,“说人话,讲真话”。我们既要做流量的弄潮儿,更要留住初心,去芜存菁,坚守新闻的底线,在潮水般的信息海洋中始终保持一份冷静与清醒,用我们的报道穿透云雾,抵达事实与真相的彼岸。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对新闻工作者而言,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用双脚丈量大地、用慧眼洞察问题、用妙笔书写时代,才能更好展现中国道路的光明前景,为同心筑梦汇聚磅礴力量。

一撇一捺,那是时代的注脚,一帧一画,那是历史的记录。这个时代,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每一位新闻人去发掘、去书写、去讲述,还有许多时代的华章等待新闻工作者去坚守、去丰富、去深耕,让这个行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每一位仍然坚持在新闻战线的同仁,都如同缙云山上擎着灯火前进的勇士。我们愿继续行走在新闻行业的山脊线上,继续做一名“燃灯者”,照亮前方的路途,坚守该坚守的,改变该改变的。在这第24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致敬坚守与担当,致敬每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

上游新闻评论员李洋康磊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