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一笔土地流转“减肥断药”背后的生态账

2024-08-08 10:05:38 - 央广网

央广网福州8月8日消息(记者龚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日,在福建省福清市东张水库库区,上千亩流转农田陆续迎来首个收获期。库区试验田“减肥断药”的背后,是当地对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精打细算”的一笔生态账。

“虽然不打药不施肥会使水稻产量下降,但能够让土壤‘减肥断药’,消耗掉原本库周农田土壤中过量的肥料,减少染源,让水库水质得到改善与保障。”负责管理这片稻田的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周泽胜表示。

记者于日前来到东张水库实地探访了解到,福清在专家指导下流转东张水库库区的农户土地,打造不施肥、不打药试验田,使水库农业污染源头得到治理,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收,村民共同成为库区生态守护人。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一笔土地流转“减肥断药”背后的生态账

据了解,1958年,东张水库建设时,主要承担农业灌溉,后续作为福清的主要饮用水源地。2023年7月,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最大的引调水工程“一闸三线”工程全线通水,东张水库还成为向平潭岛输水的重要调节库。作为有着66年历史的“老水缸”,东张水库对水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了。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一笔土地流转“减肥断药”背后的生态账

然而,库区有2000多亩农田,农民常年耕作使用肥料、农药,农田中富余的营养盐流入水体,容易导致水体中氮磷含量增加。

为了保护水库水体,难道要让土地就此抛荒吗?

福清市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卷,通过先行先试,找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把原来是水库污染源头的农田变成生态屏障,打造无施肥试验田,形成生态缓冲带,减少污水入库。

周泽胜告诉记者,去年2月,福清市委市政府以市主要领导为总指挥,成立东张水库水质提升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指挥部,由26家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并聘请了中国环境科学院专家提供技术服务。经过多番调研和讨论,去年3月,指挥部启动东张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土地流转工作,开始打造无施肥试验田。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一笔土地流转“减肥断药”背后的生态账

统一流转土地,如何保证当地农民收入,带动村民共享共治?

作为指挥部成员单位,福清市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和石竹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联合开发经营,从东张镇三星村的农户们手中流转了1000多亩农田,每亩每年1100元,就近聘请有经验的农户进行日常管理,农忙时则招聘村民来打零工。这样的模式让农民可以赚到两份收入。

“现在是收获阶段,650亩水稻已收割完大部分,最后这一批水稻已经破口抽穗,预计8月下旬收获。”三星村村民陈家熙忙碌于田间,给家门前这片生态稻田人工除草、控水。陈家熙说,“我们这里居住环境一直很好,现在水源更加改善,觉得很安心。”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一笔土地流转“减肥断药”背后的生态账

“水稻种植不施肥、不打农药,亩产量仅约350公斤。”福建省农科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的陈钟佃解释道,跟传统的耕作相比,这种方式会减产40%到50%,但是可以消耗掉农田中剩余的氮磷等元素,整个库区的农业面源污染会得到控制。

站在库区试验田放眼望去,星星点点的白鹭在碧蓝水波与金黄稻浪交界处悠闲停驻;石竹山下,一幅绿色生态、勤劳耕作的新“丰”图景。

这片试验田除了种植水稻外,还种植南瓜、红薯、油菜等作物。同时,指挥部布设近20个监测点,定期监测土壤改善情况,并组织成员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巡逻,共同守护库区水环境。

据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东张水库库区试验田土壤全氮总量削减约3.9%,全磷总量削减了约10.6%。东张水库水质提升成效显著,与2022年相比,2024年1月至5月污染物监测指标中氨氮同比约下降了47.4%、藻密度同比约下降了30.4%。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一笔土地流转“减肥断药”背后的生态账

如今,全过程禁肥禁药的生态试验田,为发展高附加值生态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周泽胜说,“后期我们将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及农业专家的意见,探索适合库周生态环境要求的种植模式与农作物。预计会有更多村庄、农民加入库区生态守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