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对环境暴露更敏感,需提升对妇幼人群的防护
9月7日,2024年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为下一代添蓝”空气-气候-健康科普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会上发布《“为下一代添蓝”妇幼人群如何应对空气污染科普手册》,多位专家提出,对于婴幼儿、儿童、孕妇等对空气污染更为敏感的人群而言,进一步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可以得到更大程度、更加完善的健康保护,同时应加强相关知识的科普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在致辞中表示,空气污染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也是可避免的全球主要疾病负担来源之一。过去十余年,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蓝天,也带来了可观的健康收益,包括预期寿命的增加、健康风险的减少、医疗开支的节约等方面。展望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达成“碳中和”目标的雄心和减排行动,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可以促成健康风险管理的升级。在未来的空气质量管理策略中,不仅要考虑全人群健康保护,还要考虑对脆弱人群的保护,特别是对妇幼人群的充分保护。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协同实现空气、气候、健康领域的多重治理目标、提升协同效益、最大程度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机遇,需要和欢迎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
随后进行的成果发布环节,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薛涛代表研究团队,解读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健康效应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正式对外发布《“为下一代添蓝”妇幼人群如何应对空气污染科普手册》。他介绍,从2012年底我国修订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到接下来的十年间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包括“大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等关键政策,我国空气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与健康息息相关的PM2.5暴露浓度快速下降。
薛涛在会上表示,空气污染气象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因素之一,其危害性与高血压相当。得益于对空气污染持续、有力的治理,我国PM2.5浓度已经迅速下降,由此带来的健康收益值得肯定。但同时,治理仍不可松懈,比如频发的野火、沙尘暴等异常天气导致了颗粒物重污染事件,气候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空气污染加剧。
薛涛还强调,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方法可能低估了生命早期PM2.5暴露的危害。尽管空气污染影响全生命周期健康,但是环境健康风险高度集中在生命早期,孕妇和婴幼儿对空气污染更敏感,更加值得关注和重视。基于此,备孕期妇女、孕妇及婴儿应得到优先的科学保护。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陶野
编辑岳彩周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