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

2024-05-27 09:19:00 - 新浪新闻

北京博物馆月系列活动正在进行中。今年,博物馆月聚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以“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为活动口号,将持续至6月18日。

在北京,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一系列有趣的体验和研学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和科学的魅力。与此同时,中小学也在和博物馆合作,探索更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很多学生自愿成为博物馆的一员,把博物馆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中小学课堂搬进博物馆

“现在映入眼帘的这座外观非常漂亮的建筑,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五塔。”周末,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室外展区,20余名小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寻宝之旅”。“五塔寺为什么还叫真觉寺?”“5座塔上都有哪些图案?”“馆里的石刻‘宝贝’都在哪儿”……站在真觉寺金刚宝座前,孩子们人手一张“寻宝图”,迫不及待地抛出一连串问题。

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少儿科普讲解活动

“真觉寺是明代的名字,这里在清代叫正觉寺、大正觉寺。咱们面前这座精美的金刚宝座,就是石刻馆的‘镇馆之宝’。”顺着讲解员的手势,大家的目光聚焦在金刚宝座上,她细细解读,“宝座最下方是方形的基座,高约两米,上面有各种图案,如四大天王,降龙伏虎罗汉,五方佛的坐骑孔雀、大象、狮子、马、妙音鸟……继续向上看,可以看到,正中间有一座黄绿色的琉璃亭,亭子旁边还有5座小塔,这也是五塔寺名字的由来。”

从室外展区到室内展厅,学生们漫步在古寺之中,聆听老师的讲解,拿着“寻宝图”分头寻找对应的文物,通过竞答、游戏等互动环节,了解一件件石刻文物背后的故事。在一尊北魏太和造像前,四年级学生白宇轩拿着图纸,一边描摹文物,一边向同学科普知识点:“老师说,这座造像的嘴角微微上扬,这种‘永恒的微笑’要比西方‘蒙娜丽莎的微笑’早1000多年……原来,看似‘冰冷’的石刻文物也是有温度的。老师的生动讲解让我对石刻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些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一块块石刻,蕴藏着古代先人们共同的记忆。我们挖掘馆藏特色,研发了‘从前有座真觉寺’少儿科普讲解系列活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开放部主任董芳说,该活动自2023年推出以来,不仅辐射周边社区,还吸引了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海淀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等一批中小学参与,“我们还会不断创新升级活动的互动体验环节,推出更丰富的、专属于孩子们的博物馆之旅。”

不仅这一家博物馆,“博物馆之城”里,有趣的博物馆课正在落地开花,打破校园围墙。

北京艺术博物馆依托万寿寺的古建,开设了“锦绣坊”“斫木堂”等体验工坊,邀小观众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哐当,哐当……”一间体验工坊里,几名小观众坐在一排织布机前,有模有样地织起布来:下腰、双脚轮换踩踏板,控制上下经纱的分合,左右丢梭、编织纬纱,推动筘架,将编织的纬纱扎紧……几番重复操作之后,经线和纬线慢慢交织在一起,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布初见雏形。8岁的小观众沐沐已经在织布机前坐了两小时,她兴奋地说:“纺织工艺真有意思,我想把漂亮的颜色都织进布里。”

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

北京艺术博物馆,学生们体验扎染工艺

另一间工坊里,社教老师带着10余名小观众围在一个大染缸前,学习染缬的基本原理,利用夹染、捆扎、折叠等方法染缬不同图案的小方巾。孩子们发挥创意,将层层“包装”的染布放进缸里。十几分钟后,一块块蓝色方巾上“开”出美妙的花,孩子们直呼神奇。初二学生方喻婉说:“方巾用植物染料染过,在空气中慢慢氧化才能变蓝。这原来只是科普书上的文字。在博物馆里实际动手体验,我感觉这些知识点都‘活’起来了。”

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

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体验工坊,学生展示扎染作品

馆校携手创编教材

站在触屏黑板前,用手指轻轻滑动,“后母戊鼎”便可轻松转身,360度无死角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数字博悟”课程已进入课表。这一数字化的平台带领学生足不出京,遍览各大博物馆精华。

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

史家胡同小学“博悟”课程开进博物馆

“这已经是我们课程的4.0版本了。”该校副校长郭志滨见证了博物馆课程的从无到有和不断完善。她回忆,将博物馆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是学校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的探索。“当时东城区提出,老师们要带领学生在社会大课堂里成长,将学生带到更广阔的学习场域里。”

老师们开始主动到校外寻找资源: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几经对比,老师们发现了博物馆的独特优势。“每一件文物都能讲故事,都有非常好的育人价值。”2012年,国家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馆校双方正式签约,携手创设“漫步国博——史家课程”,学生们走出学校,到博物馆学科学、学书法、学美术……

随着课程的推进,郭志滨决定将博物馆课与国家课程衔接,带领老师们设计升级版的“博悟”系列课程。该校市级骨干教师做每册图书的主编,由主编自主招募编写团队。团队的成员背景必须覆盖3个以上学科。“不同学科的老师一起备课,打通了不同学科的边界,使编出的教材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跨学科知识体系。”最终,15册图书打磨成形,成为学生在校6年重要的滋养——学校每个月在不同年级设置“博悟周”,博物馆课成为所有学生“必修”。

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

史家胡同小学“数字博悟”课程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家长们也被带上了博物之旅。“很多家长会在休息日自发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去上课,我们当时就在想,如何让这些课程跟学校的课程有所区分,索性就做了一套亲子版本课程,将全国的博物馆纳入其中。孩子们在假期出行时基本人手一册。”郭志滨说,5.0版本的课程正在谋划中——课程升级为跨学科的任务群,引导孩子调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数字人的出现也为他们进行课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相辅相成,我们希望两者的结合能赋予孩子们可持续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

更多中小学主动牵手博物馆,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北京四中和国博合作推出了“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研学丛书,以科普文、学习册和教案的形式,为全国中学生开启博物馆学习的大门。四中校长马景林介绍,自2016年与国博合作以来,该校在博物馆教育领域作出一系列探索,开发了基于博物馆资源的中学传统文化养成教育课程。一门名为“玩转博物馆”的课程应运而生。语文、历史、地理、通用技术等11个学科的20位老师,把64件文物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语文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古代青铜镜发光的原理、地理老师为学生讲述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故事,通用技术老师引导学生用沙绳打磨玉石……有趣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们在动脑、动手的同时掌握历史知识。该校还计划打造一间“国博教室”,通过科技手段和巧妙的设计将千年历史浓缩,让“文物”可碰可用,学生的文创作品也将在这里生产展示。

学生成为博物馆的“编外”一员

最近,国家自然博物馆发布了小小科普讲解员培训2024年暑期班招生公告。公告刚发出,就吸引了大量中小学生报名参与。在接下来的暑假里,他们将在博物馆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展厅知识,经考试合格后上岗,成为讲解团队的一员,将自己的所学“反哺”观众。

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国内自然类博物馆里率先开展小讲解员培训课程。20年来,已经培养了大批优秀中英文小小科普讲解员。作为博物馆的“编外人员”,他们已经成为展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服务他人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临场应对能力。

丁怡然就是其中一员。自去年正式上岗后,每逢节假日,身穿黄色马甲的她就时不时出现在展厅里。伴随着声情并茂的讲解,大小观众跟随着她的脚步,一起在古哺乳动物的世界里遨游。

虽然年纪不大,丁怡然的讲解经历却很丰富,她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讲解员。在该馆举办的首届红色故事志愿者讲解员选拔赛上,她与年长的讲解员们同台竞争。面对经验丰富的对手,她毫不怯场,从一份临终遗言讲起。“1972年,一位美国人写下了一份临终遗言。他说:‘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向四周环视一圈后,她向评委们抛出问题:这位美国人是谁?他为何与中国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讲演,生动再现了埃德加·斯诺与中国的情缘,“一位美国人的中国心”打动人心。

在北大红楼,11岁的王雨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的明星讲解员。958张图片、1357件文物、40件艺术品,还有25组景观类作品、5组沙盘模型,16组新媒体艺术和13个珍贵影像视频……她不仅对这些数字脱口而出,数字背后的故事也能如数家珍,1万多字的讲解词她已经背得滚瓜烂熟。每次讲解,她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都能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香山革命纪念馆也已建立起一支红领巾志愿者队伍。“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孩子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学习、讲解时的巨大进步。”红领巾志愿者孙一程的家长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在宣教老师长达数月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不断领悟红色文化的魅力,也有了讲好红色故事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