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庙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价值

2023-06-28 16:11:09 - 北京日报

北京城坛庙建筑精美卓绝,作为元、明、清(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一时期的建筑大体因袭明代传统,但也有发展和创新,建筑物更崇尚工巧华丽)三朝帝都,城池、宫殿、坛庙、苑囿、街巷、民居等建筑构成了北京城市的主体。就其中的坛庙建筑而言,其建筑哲理,如方位、阴阳和布局观念,以及声学、力学、美学等建筑技法无不得到完美的应用,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是,坛庙建筑及祭祀具有将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特点,象征着君权神授的合法性;同时,还蕴含着和谐、敬天、尊祖、重农、崇尚自然等思想观念,是中华数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其文化价值则更有超越帝王宫阙紫禁城皇权至上之处。因此,明清坛庙建筑无论是从建筑形式,还是文化理念,都堪称是北京城市建设中的点睛之作。

坛庙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价值

坛庙建筑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彰显出北京城的世界性。明清北京坛庙建筑群,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特殊见证,它的建制、沿革、祭器和礼仪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天坛为例,1998年12月2日,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2届会议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委员会给予的评价是:天坛是建筑和景观设计之杰作,朴素而鲜明地体现出对世界伟大文明之一的发展产生过影响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宇宙观。而且,许多世纪以来,天坛所独具的象征性布局和设计,对远东地区的建筑和规划产生了深刻影响。又比如,北京孔庙的庙制、祭器及礼仪等,也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地区孔庙的设计与祭祀。如今,孔子已然成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标志之一,北京的孔庙自然成为文化溯源的根基所在。中国儒家思想“和”“敬”等观念,也会在世界和平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明清北京坛庙建筑不单属于中国,更是世界的文明财富。

坛庙建筑及其相关的祭祀文化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国封建时期,“礼”和“法”是维系社会稳定的两大支柱,而坛庙及其相关的祭祀则是传布礼仪的重要途径。设坛立台、建祠修庙,定期定点进行隆重的祭祀,教化民众尊长敬祖、崇贤尚法,对维护国家安定、维系华夏一统、促进民族团结,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坛庙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价值

如今,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宣扬优秀的传统伦理,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离不开传统礼法的教育,而这些教育的开展无疑是需要特定的场所和环境。因此,明清北京坛庙建筑群保留至今,不论是从文化象征意义,还是对民族精神的凝聚都是不可小觑的。

保存完好的北京坛庙建筑群,对首都文化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坛庙作为游览景区,每年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带来的经济效益无疑是巨大的,尤其是天坛,完全可与故宫、颐和园相媲美。一直以来,北京相关部门努力打造“天坛文化圈”模式的文化旅游产业,以天坛为根,历史文化为魂,以天坛及其周边诸多历史文化资源所具有的深厚底蕴为支撑,挖掘与打造区域最具特色的“天(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文化”,有效带动和促进了文化旅游娱乐业、都市商业的发展。因此,仿效天坛,未来可以扩大坛庙建筑的文化资源规模效应,拓展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形成多元文化经济圈、文化市场群,从而推进首都文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出处:《北京文史》——《明代北京皇家坛庙营建及文化价值》

作者:郗志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