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高招直通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豫见华水,共逐卓越!

2024-06-28 08:47:16 -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28日消息(记者果君)5月30日起,央广网《我的大学——高招直通车》节目正式上线。各高校招办老师、特色学科老师、学生会干部陆续来到央广网,以直播形式详细介绍学校概况,实时回答网友提问。

【我的大学——高招直通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豫见华水,共逐卓越!

本期学校:华北水利水大学

嘉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姜彤、教务处处长宋刚福、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魏新强、水资源学院副院长和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一所水利特色鲜明的大学,学校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牵头高校、河南省唯一一所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主持人:姜校长您好,您能给我们再介绍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吗?

姜彤:提起华水,有人会想到连续三任水利部部长、《三体》作者刘慈欣、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吴新芬等海内外各领域杰出校友;有人会想到全国首颗内陆水遥感卫星“华水一号”在此诞生;有人会想到学校图书馆里的“宝地”——全国高校唯一的沉浸体验式“水文化馆”,带我们生动感受中华水利五千多年来的辉煌历史……

从1951年到2024年,从创建于北京到扎根中原大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伴随着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而发展壮大。73年的发展之路,凝聚着华水的拼搏与奋进、改革与创新、梦想与责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筚路蓝缕,矢志不移,已建成为水利特色鲜明,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

主持人:您能给我们再讲一讲学校的特色吗?

姜彤:我想通过5个关键词,来介绍一下华水日益强劲的办学实力与历代华水人全力绘就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第一个是特色办学。学校现有6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授权类别、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2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工程学科、环境/生态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第二个是名师荟萃。学校全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2600余名教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8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人才及河南省优秀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3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第三个是科研攀高。学校设有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59个,黄河研究院、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等专门研究机构185个,河南省水圈与流域水安全等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河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与防灾减灾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2个。入选河南省黄河实验室研究基地,是黄河实验室主要成员之一。荣获全球水文科学界最高学术成就奖——国际水文科学奖Volker奖章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

第四个是融志山河。学校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依托水利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赢得了广泛赞誉。依托水利部水务研究培训中心、河南河长学院等,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训专业技术管理人才30余万人;深度参与黄河治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河南省“四水同治”“五水综改”等工作,围绕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等7大领域开展关键问题研究和新型智库建设;发射全国首颗内陆水遥感卫星“华水一号”,为我国智慧水利建设安上“天眼”;承担的“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施工期监控管理智能化项目”成为水利部“智慧水利”示范项目。

第五个是硕果累累。学校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牵头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主持人:请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及人才培养特色。

宋刚福:华水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学校坚持突出水利学科专业优势,2/3的学科专业与“水”密切相关,形成了“滋兰树蕙、禹脉相承”的水利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双一流”创建为引领,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实施重大机遇,持续提高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的办学业绩。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及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助力学校双一流创建,推进卓越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对标学术型人才培养方向要求,在“双一流”大格局中谋划顶层设计,统筹好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人才培养,出台《振兴本科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打造“四重四融”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探索“华水方案”,使学校上下更加聚焦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轨道上来。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将培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作为所有工科类专业的目标定位,着力打造具有水利特色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高地;非工科专业以“追求卓越,成为卓越”为理念,努力培养以服务水利行业为基本面向的卓越新文科创新人才和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开设“汪胡桢实验班”、创新实验班等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学生保研率达50%。

二、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持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实施大类培养、注重交叉融合,推进专业与招生就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建设,构建以水利工程学科专业为核心,骨干与交叉学科专业为支撑、其他学科专业为基础与协同的“三圈层”学科专业新结构。近三年,围绕“水利+”布局专业,新增人工智能等6个新工科专业,前瞻布局智慧水利等战略性新兴专业,培育智慧能源工程等未来专业,专业结构布局与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进一步契合。24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占本科专业的66%;1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6个专业进入认证程序,占需认证专业的68%;22个专业获评省级专业评价B-以上,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三、强化课程质量评价,推动特色优质课程建设

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思路,构建水利特色鲜明的开放、共享、多样、动态的课程体系,把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修复新理论,数字化新技术,水文化、黄河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建设。建立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关联矩阵,开展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现有18门国家级、1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等省级以上优质课程50门,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按照OBE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将“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在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示范课堂建设,促进教师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持续推动研究性教学改革实践,近三年学校获批省级研究性教学系列项目35项。出台《“行业大师进课堂”特聘教师实施办法》,聘任各领域校外优秀专家参与本科教学。实施智慧化教学生态工程,改造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两地三校区”互联、全覆盖的信息网络,“华水学堂”智慧教学平台自建课程2927门、引进优质通识课程397门,为泛在化学习提供支撑。

五、尊重学生个性选择,满足学生多层发展需求。

学校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学校充分保障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权利,符合转专业规定情形的,按照“转出无限制、转入达标准”的原则,开展转专业各项工作。学校持续开展辅修学士学位教育,在第二学期启动修读辅修学士学位的申报、选拔、审批工作。学校建立全面考查、综合评价、择优选拔、科学推荐的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综合评价体系和工作机制。2020级共计303名毕业生获得免试推荐资格。

六、持续推进“五育”并举,注重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打造以吴新芬、孟瑞鹏等为代表的“华水好人”文化品牌;成立清源等4个书院,强化学院书院“双院”协同育人,获批河南省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示范书院。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模式,学校获批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基地。专设“艺术与审美”通识课程模块,开展黄河文化艺术非遗大师进课堂活动,营造红色经典等6个美育工作坊,学校连续6次被评为河南省本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一类院校”。开展勤工助学、金工实习、专业特色活动等劳动实践,营造劳动育人氛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校73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50余万名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包括陈雷、鄂竟平、李国英连续三任水利部部长,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吴新芬,“雨果奖”“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获得者刘慈欣等海内外各领域杰出校友,赢得了“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华水人;哪里有华水人,哪里就有骄人的业绩”的美誉。学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

主持人:那么学校有哪些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

宋刚福: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

我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4个: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程管理、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英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建筑学、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程造价、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建设的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我校有省级一流专业21个:工程力学、物流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环境设计、交通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水务工程、法学、地理信息科学、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乡规划。

国家特色专业3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14个: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主持人:请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合作的整体情况。

魏新强:学校的国际合作“海纳百川,水润世界”。学校坚持“党管外事”原则,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坚持胸怀天下,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持续打造金砖品牌,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学校自1958年起开始接收留学生,是首批具有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高校,对口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学院。近年来,学校坚持“开放活校”发展战略,大力开辟国际化、数字化新赛道,国际化办学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双一流”创建工作进入攻坚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对学科引智、科研合作、教师访学、学生联培、人文交流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拓展开放办学空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学校与130余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联合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提赛德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联办孔子学院并设立首个境外办学机构——华禹学院,现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482人。学校是“金砖国家网络大学”中方成员牵头高校,设立有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水工程与能源研究中心、中俄高铁研究中心等国际科研平台。学校入选世界水理事会会员单位、亚洲水理事会会员单位、教育部“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非水协会员单位、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合作伙伴网络成员单位、欧盟人才培养合作伙伴、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等,为师生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平台。

主持人:能具体谈谈学校的学生国际化发展的工作情况吗?做了哪些工作?

魏新强:好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国际交流合作融入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首先是落实全员育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学校在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营造国际化氛围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学校国际交流、学生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与学院密切联系,通力协作,通过外事秘书、辅导员、班导师、社团指导教师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提供指导和便利,并对参与国际交流的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底线思维。另一方面,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国家领导人在重大国际活动中的讲话精神,引导其深刻领悟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思想。其次是落实全过程育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一是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意识。邀请外方合作高校专家为学生做语言及学术公益讲座,鼓励学生积极融入多元学术和文化环境。二是提高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能力。每年聘请来自英国、俄罗斯、韩国、古巴、乌克兰、比利时等国家的长、短期外籍教师近百人次,承担学校多语种教学任务。三是拓展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机会。向全校学生发放“国际交流合作意愿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需求,谋划更有针对性的国际交流活动。定期为学生做赴国(境)外交流项目宣讲活动,目前学校有学位类、非学位类学分互认及短期交流等项目近20个,涉及学校包括麻省理工、新加坡南洋理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第三是落实全方位育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一是文化育人。学校组织了以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孔子学院为平台的“华水-砂科大青年论坛”系列活动、举办德国大学生“华水行”暨豫德青年友好交流活动、“中文+水利”汉语桥线上体验营、“河南-砂拉越水文化书画作品展”“郑州-诗巫双城印象”摄影展等中外学生人文交流活动。二是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实践。学校获批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语言桥”特色实践基地,荣获教育部中文联盟数字化教育金牌合作机构,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及实习平台。每年组织学生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组织的“促进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组织的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等,学生可申请赴外公派留学、实践等。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主持人:请您再简要介绍一下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情况。

魏新强: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扎实推进、蓬勃发展,学校设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合作举办的乌拉尔学院(开设了测绘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学四个专业),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提赛德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地质工程(灾害管理)专业,与韩国启明大学合作举办的艺术设计专业、与韩国仁荷大学合作举办的物流管理专业,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合作举办的土木工程专业等。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约3200余人。近年来,学校对接省厅主管部门、协同教务处和相关学院,持续加强过程管理,机构和项目均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连续两年受邀参加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并作典型发言。与英国提赛德大学合作培养的双学位学生均被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连续四年取得了双学位生毕业学位优等率100%、研究生录取率100%、研究生重点率100%的好成绩。学校与中外合作办学外方院校联合设立了水工程与能源研究中心、物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合作平台,促进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由人才培养向科研合作延伸。

主持人:请再介绍一下学校教师国际化工作情况。

魏新强:学校加强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师出国境交流项目类别及层次,包括因公出访、赴外访学、国际会议、攻读学位、短期交流等,满足学校不同的教师出国(境)需求。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访学项目、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和“双一流”高层次创新人才境外培养项目等赴高水平大学出国境访学,支持教师赴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孔子学院和全球其他孔子学院任教任职。学校还将依托“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平台,将金砖国家合作对象作为学校教师访学和担任国际组织任职的工作重点,目前已与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高校达成合作意向;面向世界排名前三百并开设水利相关专业的海外高水平大学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学生联合培养、科研合作、联合打造国际示范课程等工作形式,为教师海外访学开拓渠道。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学校科研国际化工作情况。

魏新强: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确保国际科研合作与国家发展战略同向同行。国际化科研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坚持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聚力改革创新,聚焦内涵发展,实践探索出“普遍撒网、重点培养、精益求精、优中选优”四部曲工作方法,积极推动国际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形成了以“智慧水利”河南省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外专引智项目、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及省级外专引智项目为矩阵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中外联合发表论文、课题及专利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跨越式提升。2023年,学校获批5个国家级外专引智项目,获批数量居河南省全省第一。入选2024年度河南省引进国外智力专项计划8个,立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名。

主持人:华水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的高等学校,而水资源学院是水利工程学科的重要支撑学院,能否请和院长详细介绍一下学院情况?

和吉:很高兴能向大家介绍水资源学院。

(一)学院历史

水资源学院是学校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的重要支撑单位之一,溯源于1998年成立的水文教研室,2019年12月水资源学院正式成立。学院设有水文水资源系和水务工程系2个教学单位,水资源研究所、生态水利研究所、水环境研究所、水灾害与水安全研究所和节水研究所5个科研机构。

【我的大学——高招直通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豫见华水,共逐卓越!

(二)师资队伍

学院目前拥有专任教师8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0.45%;博士学位获得者77人,比例为86.52%;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43名;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20人;40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到65%;师资队伍整体体现出结构合理、梯度明显、潜力巨大、优势突出的显著特点。

【我的大学——高招直通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豫见华水,共逐卓越!

学院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拥有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人才称号20余人次,拥有3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水利工程学科创新型科技团队。

(三)学科与专业建设

学院设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水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现有在读本科生89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人,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河南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河南省高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建设专业,2013年和2017年两次通过全国水利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水务工程专业201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21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个专业在2023年河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均排名全省同类专业第一,已形成了“厚基础、强素质、重实践、勇创新”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学院获得认定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3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教研项目1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2021年与河海大学、清华大学等9家高校作为发起单位联合申报教育部水文水资源虚拟教研室获批立项建设。

(四)科学研究

学院致力于教学科研型学院建设,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水网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水文水资源领域国际学术前沿,围绕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水资源系统演变与配置、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环境模拟与治理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构建科教融合、产教协同育人机制。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余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累计经费超8000余万元,在水文学及水资源、生态水利、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检索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案例200余个,形成了科研反哺教学和科研成果支撑教学的良好局面。

学院高度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选派20名师生赴国外学习交流,成功举办多次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广泛开展学术研讨;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校企战略合作;增强了学院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

(五)平台建设

学院积极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其中建有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实验室、海河(河南)科技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协助建设黄河实验室(华水基地)、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水圈与流域水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水利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联合黄委会郑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南省水文水资源中心、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河南分公司等6家单位建设河南省首家水资源与水安全省级特色行业学院,与河海大学等高校和企业联合发起智慧水利产科教融合共同体,这些科研平台与五个研究所形成了多轴联动、多轮驱动的实践和创新支撑平台群,构建了科教产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六)人才培养

(1)立德树人专创融合,就业升学齐头并进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善利万物泽被天下”的院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着力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育人,培养学生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良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良好品行,兼济天下造福人民的志向和胸怀。学生参加“挑战杯”和“互联网+”等大学生竞赛获省级奖励30余项;获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余项。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始终坚持升学就业“齐步走”,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打造就业升学指导与服务体系。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始终处于全校前列,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稳定50%左右。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拔尖人才成效显著

为了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学院从2020年开始举办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汪胡桢实验班”,大一新生入学时秉承优中选优的原则从全校选拔,每届一个班学生25名左右,实行退出机制,采用小班制教学,授课教师全部具有高级职称,实施“1对1”的科研导师双选机制,从制度、组织机构、经费等方面加强保障。几年来已初显效果,实验班学生在学业成绩、竞赛获奖、创新创业、学分绩点、四六级通过率等方面远远超过了全校平均值;2024年首届毕业生研究生录取比例为95.6%。

(3)桃李满园竞相绽放,执耒安邦融志山河

近年来水资源学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现以下面几个作为代表给大家介绍一下:

基础扎实技术报国的代表程玉佳:2020届毕业生,现就职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刘光文奖学金、河南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毕业时推免至河海大学攻读硕士;硕士期间,荣获“挑战杯”国家级金奖,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EI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河海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河海大学海韵风华百佳大学生等10余项荣誉称号。

仰望星空逐梦科研的代表郝浩然:2020届毕业生,推免至天津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学习成绩综合排名专业第一,曾荣获国家奖学金、刘光文奖学金、第六届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等奖励。

脚踏实地躬身践行的代表周毅:2021届毕业生,现任职于宿迁市宿豫区水利局,在校期间,担任省学联驻会主席、校学生会主席,曾获省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多项;工作期间,牵头实施的承诺制取水许可改革被江苏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联合推广。

薪火相传深耕水利的代表邱梦婷:2022届毕业生,现正在河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张光斗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5项、校级奖项36项,被河南省广播电视台“当二十岁遇上二十大”活动专栏采访。

学院按照“融合发展、融入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以开放的态度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融入黄河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学术兴院”发展目标,为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提供坚实支撑,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做出贡献。

主持人:2024年学校招生计划如何安排?有没有新增专业?

姜彤:今年我校招生总计划为9017名。

其中普通本科计划8068名。其中包括国家专项计划160名、地方专项计划160名,地方优本计划68名,专升本计划949名。

另有河南少数民族预科班计划30名、新疆协作计划(预科)30名、第二学士学位计划60名。

我校2024年新增智能建造、智慧能源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3个专业;恢复网络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动、热动)方向招生。

主持人:如果考生有意报考的话,如何能进行更为详细的报考咨询?

宋刚福:广大考生和家长如有问题可以通过我校招生咨询热线电话0371-65790702咨询,

或者关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号以及登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招生网查询相关信息。也可以到现场咨询,学校办公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36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