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漫评丨让技能人才站上“C位”,奏响“技能报国”时代强音

2024-08-09 06:30:00 - 新浪新闻

我苏漫评丨让技能人才站上“C位”,奏响“技能报国”时代强音

近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围绕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等方面,对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处生产实践第一线,是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港珠澳大桥横跨伶仃洋到“奋斗者”号深潜,我国众多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背后,都凝聚着无数技能人才的心血与汗水。但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潮流,社会与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要求在不断提高,当下技能人才供需不平衡、结构不优等问题客观存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政策领航,重塑职业认同“强磁场”。长期以来,受“重学历、轻技能”的刻板思想影响,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可度普遍不高,甚至认为技术类职业“低人一等”,导致大批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技能岗位。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报告显示,2019-2035年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年均缺口在1300万左右,其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年均缺口在700万左右。对此,我国相继出台了《“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等。江苏省近年也陆续推出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直接认定试点工作方案》等,并启动实施了“江苏省卓越技师”培育计划。这些政策为技能人才提供了薪酬待遇、技能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新利好。如明确实施“新八级工”制度,切实畅通了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为高技能领军人才落实住房、户籍、子女入学、医疗等优惠政策,为高技能人才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相信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引导下,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将大幅提高,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偏见”将逐步得到矫正,这一重要群体也将收获更多荣誉感、幸福感、职业认同感。

以赛促建,搭建技能成才“练兵场”。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表彰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优秀选手的决定,授予14人“江苏技能状元”称号,并认定为“江苏工匠”。一场技能大赛的影响不仅在于赛事本身,更在于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交流和人才进步,让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能够“被看见”。近年来,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技能竞赛陆续举办,为技能人才提供了亮绝活、唱主角的“大舞台”,也激发了广大劳动者学技能、钻业务的热情。技能大赛是练兵场,也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今年4月,江苏省首届工业互联网安全技能大赛在淮安举行,围绕当下备受关注的先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特点和网络安全需求设置了赛事场景与赛项。新时代新形势带来了新业态新需求,通过将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趋势接轨,可以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更好地发挥“以赛促建、以赛促训”作用。

产教融合,筑牢育才爱才“蓄水池”。职业技能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和企业,一头连着就业和社会,事关经济发展,关乎民生保障。截至2023年底,江苏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450万,占就业人员总量的30.2%,为全省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面对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传统职业教育中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难题依然存在,与当下发展需求适配的创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仍然稀缺。产教融合模式打破了教育与职业的边界,打通了技能人才培养从课堂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育人与用人相融合、所学与所用相一致,是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的关键一招。去年,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实现了行业龙头企业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全程参与,以及技能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对接。通过产教融合,院校可与企业共同制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资源,也可共享师资力量、开展实习实训、评价培养质量,实现学校、企业、人才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加快建设一支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大军。

一技之长,能动天下。当下的时代,是新技术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技能点亮梦想、技能成就未来的最好时代。希望越来越多的技能人才站上“C位”,在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挥洒智慧与汗水,共同奏响“技能报国”的时代强音。

来源|小苏“画”事工作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