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植物园的这项科研成果,带动超2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整合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的优势资源,具备全国领先的科研实力和植物迁地保护水平。
植物科学研究听起来“高大上”,但相关科研成果正在惠及百姓生活。国家植物园南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沈世华介绍,于2014年底入选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的杂交构树产业扶贫是产生良好效应的项目之一,截至2019年,杂交构树种植已带动超2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构树“代粮”,缓解大豆等饲料蛋白紧缺
“我的老家在重庆,在那里,构树随处可见,它们有10多米高,由于树叶蛋白含量高,有人会用构树的叶子喂牛喂猪。这是潜在的蛋白饲用资源植物,但由于野生构树没有经过改良驯化,不能规模化利用。”沈世华说。
我国畜牧业原料总量不足,大豆、苜蓿等饲料蛋白长期依赖进口。2001年,留学归国的沈世华回到中科院植物所,由于所学的是基因工程和植物蛋白质组学等前沿学科,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构树,希望通过培育杂交构树获取蛋白。
将野生构树“改造”成像草木那样的饲用植物并非易事,但经过科研人员多年探索,愿景已成为现实。
沈世华介绍,他们首先对构树进行野生资源收集、比较评价,明确其属性,再进行改良杂交。此后,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工作也陆续展开。
“野生构树叶面粗糙,茎、叶有毛,牲畜不爱吃。杂交构树叶多且光滑无毛,可连干带叶全株做饲料,是优良的高蛋白饲料植物。”他说,当杂交构树长到1.5米时,就可以像玉米一样被收割加工成饲料,已被国家列入重点新饲草料品种之一,加快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程的实施。
在中原地区的农地上,杂交构树每年可收割3-4茬,南方地区每年可收割5-7茬。杂交构树折算成净粗蛋白每亩平均400公斤左右,相当于6亩地以上的大豆净蛋白,为解决我国“粮饲争地”、饲用蛋白紧缺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将继续提高杂交构树蛋白含量及环境适应能力
从2004年开始,沈世华先后在我国20多个省份开展杂交构树示范种植,结果表明,杂交构树有很强的适应性,很容易在贫困地区的山坡地种植。
2014年底,杂交构树产业扶贫入选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截至2019年,全国推广种植杂交构树102万亩,带动超2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截至2020年,全国已有260多个县试点种植杂交构树。”
尽管杂交构树的研究已经持续了20年,但沈世华表示,这仅仅是“起点”,“未来我们还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他介绍,目前杂交构树粗蛋白含量高达20%,可与被称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媲美。未来,科研人员还将培育蛋白含量更高的杂交构树。
另外,专家们希望提高杂交构树的适应性,培育更多更好的品种,使其在寒冷的牧区、湿热的南方、偏碱或偏酸性的土壤中都能很好地生存。
新京报记者张璐
编辑白爽校对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