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心血管内科郭艳:保持“心”活力,乐享健康人生

2022-09-29 14:36:49 - 上游新闻看点

2022年9月29日是第23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万众一心”,意在倡导公众更主动、更用心地关注、传播和实践心脏健康理念。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及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占全球死亡比例的3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仍在持续上升。

为了让更多人对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有深刻认识、全面了解,普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居民对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急救的观念和意识,教育并鼓励大众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守护心脏,本期我们邀请到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郭艳,教大家正确认识心脏疾病,保护好我们的“小心脏”。

专家简介》》》

世界心脏日|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心血管内科郭艳:保持“心”活力,乐享健康人生

郭艳,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重庆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慢病管理分会委员,重庆市卒中学会治未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7届心脏康复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7届房颤与卒中防治组委员。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医教研工作近20年,擅长高血压、高心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对心血管急危重症抢救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

记者:哪些疾病属于心脏病?

郭艳: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

①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等,这类疾病常常婴幼儿时期发病,少数长到成年才被发现);②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包括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等等);

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代表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④高血压性心脏病,简称“高心病”;

⑤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等等;

⑥炎症性的心脏病如病毒性心肌炎、结核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⑦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以上病因作用下出现心脏生理功能或结构异常状态如心力衰竭、心源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比如各种早搏、心房纤颤、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等)、心包积液、心脏破裂等。它们虽然不是独立的疾病,但也属于心脏疾病的范畴。

其中,高血压和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种,心力衰竭正在增多。因为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后期的共同阶段,又被称为心脏疾病“最后的战场”。

记者:高血压是如何伤害心脏的?

郭艳:高血压的实质是全身大小动脉病变引起血压持续增高,进而心脏射血阻力增加,心脏长期工作负荷加重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脏增大等心脏结构改变,最终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功能异常。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压是全身性的血管性疾病,它除了伤害心脏,还会伤害肾脏、大脑、眼。其中肾脏受损后又会连累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加速心力衰竭进展,而大脑受损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脑梗死、脑出血,这两个疾病现在也归为心血管疾病的范畴,所以预防脑血管意外要从规范管理控制高血压病做起。 

世界心脏日|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心血管内科郭艳:保持“心”活力,乐享健康人生

记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郭艳: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和肥胖、体力活动少、高龄、男性、女性绝经后、A型性格(急躁易怒)、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膳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肪高糖高盐饮食);心理健康异常;睡眠障碍;空气污染等等。

记者:心脏不好有哪些表现?

郭艳:容易疲乏、活动耐力下降,心慌,气短,心乱跳,心跳停顿,胸闷,胸痛(早期可能是短阵性,与活动关联或不关联,停止活动休息或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可快速缓解;加重表现是发作频率增加,上述服药无效,持续时间延长,持续大于20分钟以上特别要警惕心肌梗死);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口唇发紫,头昏,乏力,黑曚,晕厥,水肿,尿少,腹胀,食欲不振(最早期可能只是表现为容易感冒,常常与劳累相关联,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夜间平卧位休息症状反而加重,坐立位可有所减轻,严重时夜间入睡后因憋气被憋醒,呼吸困难需要起来端坐喘气,最严重可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甚至意识模糊,昏迷)。 

世界心脏日|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老年病医院)心血管内科郭艳:保持“心”活力,乐享健康人生

特别要提出几个不典型的心脏疾病表现,特别容易误导患者和医生,耽误心脏疾病救治,甚至酿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反复发作性牙痛、咽喉痛、上腹痛、左肩及左手臂痛、背痛,它们的共同点是病人往往有一些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发作特点是反复性、阵发性,通常有一些诱因如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劳累等,如果伴随有气短、呼吸不畅、堵塞感、窒息感、胸部紧缩感、束缚感那就更要警惕心脏病来犯。

记者:哪些人群需警惕心脏猝死?

郭艳:①有基础心脏病的人,尤其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性期,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或高血钾;②既往发生过心脏骤停的人;③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如过度劳累、情绪极端激动、长期睡眠剥夺、负性情感事件重大打击;④有猝死家族史的人;⑤某些心电图异常的人(需要由专业医生判断);⑥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从未发现任何异常的所谓“健康人”可能以猝死为心脏病的第一表现。

记者:突发心绞痛,要如何科学应对?

郭艳: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立即休息,服用急救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或速效救心丸10-30丸等),若休息及服药3~5分钟不能缓解症状或缓解后短时间内再次反复发作,建议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急救,若症状暂时缓解,可就近到医疗机构进一步就诊评估病情。

记者:如何保护我们的“小心脏”?

郭艳:控制可控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规律作息不熬夜,戒烟酒,改善饮食结构(低盐低脂低糖充足蛋白质及维生素),保持良好心态,情绪平和,坚持户外活动,每周坚持运动适合强度的锻炼至少3-5天,每次30-60分钟,每周至少达到150-300分钟(运动锻炼应该循序渐进、规律坚持、保障安全)。长期(3个月以上)不运动或有慢性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若要开始运动锻炼建议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心血管疾病状态评估和心肺运动能力评估,部分患者运动强度进阶也需要评估。体重管理,定期体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病人规范服药,同时坚持自我监测血压、血糖,按时复诊评估上诉血压、血脂、血糖是否控制达标,否则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出现任何心血管疾病可疑症状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总之,普及心血管健康知识,要医患携起手来,从识别和控制危险因素着手,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心血管疾病防线的堤口前移,从认识疾病的基本表现着手促进对疾病的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

(文/李灵郭艳;图/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