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积极老龄观是一种新理念,也是一种新行动

2022-09-29 15:49:55 -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胡乐乐

我国既是人口总数大国,也是老年人口大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有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2%,意味着我国已经从人口老龄化社会步入人口老龄社会。

老年人口众多表明我国拥有丰富的老年人力资源。何积极使用2亿老年人口中继续可用的宝贵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老年余热,为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发展、创新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而不是任由他们因年龄和退休而无所作为,是人口老龄社会的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尤其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鼓励老年人口就业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之下,研究积极使用老年人才,充分发挥老年人余热,缓解人口老化的一些负面影响,显然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积极老龄观既是一种新理念,也是一种新行动

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2021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践行积极老龄观”,“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加强老年人就业服务,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

灼见|积极老龄观是一种新理念,也是一种新行动

树立积极老龄观,就要辩证看待人口结构老化。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人口老化带来的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也要深入挖掘老龄社会的种种潜能,充分激发老龄社会的活力。虽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但“十四五”时期仍然是以低龄为主的老龄——低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5%以上。所以,我国“十四五”期间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潜力是广阔的,也是很有可能的。只要我们积极宣传和引导健康的低龄老年人就业,就能让他们成为利好——宝贵的人力资源。

进一步而言,积极老龄观既是一种新理念,也是一种新行动。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老年人并不只是被动接受服务的客体,他们也可以是主动提供服务的主体。我们不能只考虑老年人之“用”——他们养老的各种用度,也要考虑如何“用”老年人——充分发挥老年人的能力与才干。全社会应该积极鼓励低龄、健康的老年人就业,尤其是相对简单的体力劳动和不太复杂的脑力工作,以充分发挥老年人丰富的工作经验之作用和宝贵的劳动力价值。这些都是积极老龄观的应有之义。

老年人并不都是一无用处的,许多还能发挥余热

老年人才开发,正是践行积极老龄观。传统上大家普遍认为老年人是衰弱的,处于人生黄昏期,对社会多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是家庭、社会、国家的负担和包袱。积极老龄观则认为老年人不仅不是负担和包袱,而且还是家庭、社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一种宝贵动力和财富。

研究与实践表明,60—69岁健康低龄老年人的思维能力保持着普通人智力高峰期的80%—90%,部分人智力和创新力甚至会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所以,老年人并不都是一无用处的,许多还能发挥余热。比如,我国现有离退休科技人员500多万,60—70岁的约占70%,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约占70%。这些老年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有深厚的感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老年人就业,就得首先发布老年人招聘信息。而搭建老年就业信息发布平台,汇集各方面老年就业信息,就成为首要中的首要。值得欣喜的是,8月24日,由中国老龄协会主办的“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库和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这在加快老年人才集聚、打造老龄人力智库、推动老龄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积极地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老年生活、老年价值,而且要相信老年仍然是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一个重要人生阶段。同时,要充分认识老龄社会时代我国低龄老年人口众多的潜在优势,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实践路径,鼓励低龄、健康的老年人就业。如此既能消除老年歧视,实现他们的独立和自我价值,让他们在社会参与中获得尊严、快乐、照顾、幸福,又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