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当苏轼遇见王安石(一)
陈季冰/文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底、七月初的一天,寓居金陵的王安石一早就骑着毛驴赶到长江边上的白鹭亭渡口,他要在此迎候一个特殊的客人。自熙宁九年(1076)10月第二次罢相,王安石已在金陵城隐居了八年(当时其正式名称叫江宁府)。这是他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父母安息之所。他对这里比对故乡江西抚州...
清代一个县有多少编制?他们又是哪些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岗位?
当年大文豪苏轼参加完科举考试后,被任命的第一份官职就是县主簿,因为工作出色,很快被提拔了。现如今,县主簿有点像县长秘书的职位。而在一些人口实在稀少,地理位置没那么重要的县衙,可能并不是设置县丞与县簿,直接聘用一名“典史”,便能解决一切问题。到了典史,那就是不入流的官职了,算不上朝廷命官。以上三...
宋代状元章衡随手写的这首诗,千年独一份!苏轼感叹:百年无人望其项...
诗的一二两句“雅留威爱在南昌,又拜新恩指旧棠”,是叙述诗作的缘起,因为程给马上就要离开南昌,前往越州出任新的官职。不过,章衡在叙写这件事情的时候,写得十分巧妙。他用了一个极为工整的对仗,结尾以南昌对旧棠,意思明朗。所谓“威爱”最为精妙绝伦,作为地方官员,不可不爱民,但又不可纵民,最好的治理方法...
苏轼官至礼部尚书,苏辙官至门下侍郎,到底谁的官大?
一是苏轼为尚书,苏辙为侍郎;尚书是一把手,侍郎是二把手。既然苏轼是正部级,那么苏辙当然是副部级了。二是门下侍郎在宋初的时候确实是虚职,但是苏辙担任门下侍郎已经是哲宗时期,是在“元丰改制”之后了。这个时候门下侍郎已经是实打实的宰执了。其实很多人对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这种官职有着误解,下意识的认为不是...
苏东坡的最后归宿
元符三年(1100年)春,常州人葛延之千里迢迢从家乡江阴县奔赴海南,跨海探望东坡,给他带去了很多生活用品,并陪伴他过了一个多月。……所有这些点点滴滴,都让苏轼对常州、对宜兴无法割舍。正月,过大庾岭抵达虔州(今江西赣州),苏轼给无官寓居常州的钱世雄写信:“某已到虔州,二月十间方离此,此行决往常州居住...
苏轼与苏辙:与君世世为兄弟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嘉祐六年(1061),苏轼第一次与弟弟分别后,在诗中重申旧约,殷殷嘱咐:子由啊,今夜寒灯独对,你可会想起怀远驿中我们立下的誓言?何时才能相见?何时才能再一次对床共语,...
一个“戏”字,可以概括苏轼平生对待风雨的态度
真宗时确定对官员三年一“磨勘”的考核制度,一般官员只要无大差错,每三年便可迁转一次,逐步爬上高位。而只要达到一定级别,都有“恩荫”亲属为官的特权。这种特权可使中上级官员的子孙、兄弟乃至亲戚、朋友、门客、医生,免试获取官职。宋朝是一个官僚的乐园。中级官员,特别是高官的俸禄优厚至极。宰相、枢密使正俸中...
儋州中和,东坡去后仍东坡
1097年,花甲之年的苏轼,以“琼州别驾”的官职被放逐到儋州昌化军,也就是今天的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中和镇外南边,苏轼寓居儋州的桄榔庵遗址,文物考古发掘已经完成,留下深深浅浅的条石、土埂等房垣遗迹。遗址前,立有一块后人为纪念苏轼而立的双面石刻碑,碑的一面刻有“中正”两个榜书大字,另一面石刻字迹因风雨...
北宋最著名的冤案,苏轼的乌台诗案是什么?
苏东坡因诗获罪,在乌台关押了一百多天,后人就把这个冤案叫作“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最终的处理结果是,革去苏东坡现任官职,下放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又强调了一点,就是“不得签书公事”。这个北宋官场上最大的一场文字狱,就叫“乌台诗案”了。
乌台诗案是对旧党的报复,苏轼得以逃生也有宋朝司法程序的因素
从这一套复杂手续或程序中就能发现:大宋官家和大宋朝廷是准备跟人讲理的,这绝对是古代司法的一个高峰。大宋官家很生气:法外施法也要让人讲理大宋御史台把案件审查清楚了,皇帝也派人录问了,苏轼倒也干脆,从不从宽都坦白了:“别无翻异”。但是,苏轼之所以“别无翻异”,是因为新党下了功夫,能查的全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