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必背精华40句,修身齐家
6、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译文:自我反省,如果自己理亏,哪怕面对手无寸铁的布衣百姓,我能不害怕得心惊肉跳吗?相反,如果自我反省之后能够理直气壮,无愧于良心道理,即使面前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决不退缩!7、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
“饥饿疗法”能治百病?也许过犹不及
“什么东西都是过犹不及,我们要掌握好这个度。适当的少吃是可以的,比如针对肠胃受损、能量过剩的一些人群,这时候适当减少摄入是对人体有益的,但如果很极端地节食或者饥饿疗法,对人体的影响就比较大了。”许医生告诉我们,人体的血液、神经以及脑细胞的能量来源主要是葡萄糖,但是它的存量非常小,可能一两天就耗尽了,...
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
我们注意到,朱熹在《中庸章句》之首解释“中”的意义时强调:“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显然,他论述的“中”,首先就是“心”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朱熹不仅特别突显了中道的主体性精神,还将这一主体性精神的“心法”提高到形而上的层面,将它与宇宙意义的“天地之心”“天地之气”联系起来。
论儒家中庸之道
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
秦际明:圣人、君子与制度 ——以《中庸》之道为中心
朱子云:“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19]中庸是“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只有君子能够体察,小人则不能把握“中庸”。如是,这里所说的“平常”就非稀松平常的意思,其重点不在“平”字,而在“常”字上。依朱子之意,只有君子才能...
探索传统文化思想与高校教育管理的耦合叙事
《论语??先进》中载:子贡问:“师(子张)与商(子夏)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子贡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此为孔子教育引导弟子要中正不偏、恰当适合的注重自己的行为言语,既不可过激,也不能不到位。朱熹注引尹焞的解释...
孔子的教育思想(四)
孔子要求弟子为人处事应遵循中庸之道。朱熹注解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他认为中庸是君子必须具有的一种品质,“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的行为处于中庸之道,小人却背离中庸之道。
段俊平国学管理经典著作《从卓越到中庸》连载9:第二章(一)
第二章、中庸之道管理哲学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以儒家学说为主的道德和伦理体系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而基于中庸思想的中庸之道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第一节、中庸思想的内涵及发展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其实中庸作为中华...
弘扬中国传统铜炉文化,凝聚锻造博大匠心精神
馆内的层次分明,有博山炉区,明清铜炉区,铜炉技艺区,收藏区以及铜炉的空间呈现。馆内既有常设展区,亦有主题鲜明的限时展览。上午到厂里制炉,下午到馆内会友,晚上在家中弹琴怡情,这是陈冠丞的日常,日复一日,乐而忘忧。这也是他的处世之道,“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
《四书》经典名言四十句,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
2、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译文:崇尚中庸的人,不偏袒任何一边,不会超过或少于本来的度,只是按照平常的道理行事而已。3、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译文:一个人做到忠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如果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