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魏国到底在干什么,为何留不住人才呢?
魏文侯作为魏国的第一位君主,在位期间做到了礼贤下士,从而获得了李悝、吴起、乐羊等众多一流人才的倾心辅佐。但是,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猜疑吴起这位大将。于是,吴起离开魏国,来到了楚国,并在楚国推行了吴起变法。等到魏武侯去世后,魏惠王的用人水平更是又下降了一个档次,比如孙膑、商鞅等人,都是在魏惠王时期离开...
当今欧洲格局可用战国时代纵横捭阖思路观察
比如:孙膑是齐人却曾侍魏国;吴起是卫国人,先后在鲁、魏、楚任职;卫鞅是卫国人,先去魏后去秦;张仪是魏国人,却做了秦国丞相,晚年又做过魏国的丞相;甘茂、李斯都是楚人,任职则是在秦国。更极端的,有伍子胥为报家仇助吴灭楚的例子(伍子胥本是楚人)。现在的欧洲国家同样如此,欧洲国家间的《申根协议》就是为了方...
春秋战国时,中国发生四次军事大变革,三晋地区竟独占三次
孙膑时期,魏国以重步兵“魏武卒”横行天下,压制秦国、齐国、楚国而成为战国第一强,面对魏武卒横行无忌,孙膑破阵的最重要手段就是箭阵。《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对比现代,魏...
魏文侯:战国首位霸主,做了4件事,如何让后世抄了2000年作业?
但是在周天子承认魏国为诸侯之前的22年,即威烈王二年(公元前424年)魏斯已经自称为侯,即魏文侯;而且魏斯称侯之前,晋国已经形成六卿、四卿、三卿执政的局面,最后才形成了三家分晋。春秋战国之交,也许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很多史籍被焚,故这个时期史籍所记载的年代较为混乱。但是子夏曾是魏文侯之师,魏文侯...
秦昭襄王的个人史,就是半部战国史
惠王执政时期,他曾挥师征战魏国、赵国和楚国,战绩卓著,因而被封赐樗里子之名,更获殊荣号曰严君。待惠王辞世之后,武王继位,随即罢黜张仪与魏章,转而倚重樗里子这位叔父与甘茂,共同担任左右丞相之职,辅佐朝政。昭王即位之际,樗里子身兼丞相与皇叔之职,其地位极为尊崇。推测其于昭王继位过程中立下汗马...
虽然是个小人,却是战国时代大国战略第一人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在范雎的谋划下果断出手,宣布废掉宣太后的尊号,免去魏冉的丞相之职,并命令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高陵君公子悝、泾阳君公子芾四大封君(注7)离开咸阳,回他们关外的封地养老(注8),然后以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其封地就在韩国的汝南之地,此处乃西周时期的应国故地,故名(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
战国时期有七位谥号襄王的国君,哪个最名不副实
魏襄王嗣是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位国君,魏惠王之子。魏国在前期还是比较强大的,曾经打的秦国节节败退,但是后来随着秦国的崛起,魏国往日的雄风不在,最后被秦所灭。魏襄王影视形象魏襄王八年(公元前311年),魏军攻下卫国两座城;魏襄王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齐、韩、魏四国联军攻打楚国,魏国与韩国夺得了宛、...
典籍里的郑州丨申不害:从小吏到丞相,一部 “打工人”奋斗史
公元前353年,魏国派将军庞涓发兵8万,以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成侯派人向齐国和韩国求援。齐国的孙膑说服齐王派兵攻打魏国,从而解救赵国,历史上称为“围魏救赵”。实际上,参与这场战争的并不只有赵、魏、齐三个国家。战国时期七国分布图赵国被围,同时还找韩国求救。韩昭侯犹豫再三,拿不准是否...
战国时期, 巅峰魏国最应该化秦入魏, 变为边缘大国!
战国初期,赵魏韩三家分晋后,魏国首先称霸。魏国后来号称的百年霸业由来就是从公元前446年魏文侯继位,到公元前342年魏惠王时期魏国在与齐国的马陵之战中战败。算的是这百余年时间!但是这是比较夸张的说法。魏国霸业的奠基确实是在魏文侯时期,只是要去到魏文侯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