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1.赃物可适用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指行为人将无权处分的他人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受让时处于善意的第三人依法即时取得财物所有权与他物权的制度。有争议观点认为赃物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因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遗失物系非基于真实权利人自主意思而脱离占有,属于脱手物,举轻以明重,遗失物尚...
论善意取得制度在技术秘密领域的适用 | 法护创新2024
但对于知识产权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不少学界和实务专家均持绝对否定态度,认为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上的概念,并不具备在知识产权领域适用的可行性。而对于个性特征更强、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的技术秘密而言,则更是如此。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其第123条第2款第(5)项正式确认商业秘密属于知识产权的客体...
【有法条】银行卡冻结不能随意扣划,这几种可以认定善意取得!
①最早规定赃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1996年最高法颁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但这一条只规定了被诈骗的财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②1998年两高一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规定被盗窃、抢劫、侵占、侵夺、诈骗的机动车,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③到...
法答网执行工作精选答问汇总 (刑事涉财产执行)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种类物,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多适用“占有与所有一致”的特殊规则,无法适用民法上的物权变动、善意取得制度来解决其权属变动及取得问题。因此,在刑事追缴问题上与其他财产形式的追缴应有所区别。当赃款无合法原因或合理对价而流向其他主体的情况下,“一追到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赃款用于支付正常...
朱德宏|论“数字检察”视野下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
民法典第311条规定善意取得制度。司法判例认为,对于已经支付不动产市场对价,非因为买受人原因致使没有完成所有权变更登记的,该不动产所有权仍属买受人。故此,对于财产刑的执行,必须先行查清民事责任财产范围。在别除犯罪人的民事债务或确认其他民事财产所有权主体之后,还要确定犯罪人及其抚养人的生活必需费用。如此,...
《清华法学》2024年第1期要目|物权|法律|崔建远|代位权|司法赔偿...
从保护交易安全和维护交易秩序出发,有必要承认赃物原则上可以适用善意取得,但有必要严格把握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对赃物的善意取得要进行类型化处理,对盗赃物应类推适用《民法典》第312条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的规定,但对于其他赃物应适用善意取得(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法律上有必要规定明确排除善意取得适用的情形,从而兼顾对原所有权人的保护...
论盗赃物的善意取得(闲笔漫谈)
判定盗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旨在完全保护处于物权合法交易中的善意受让人,将维护交易安全作为首要立法目的。相对,判定盗赃物必须无条件返还原所有权人的立法规定则侧重绝对保护物权原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将追偿责任落于无过错的善意第三人。再者就是对前述两种理论的折中平衡,而平衡的难点即在于如何兼顾利益以促进司法...
解析盗赃物善意取得制度
笔者支持盗赃物例外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主要理由如下:首先,一般情况下,盗赃物多为种类物,原权利人丢失该物在市场上依然可以找到替代物,而善意第三人之所以购买此盗赃物,是因为善意第三人对该物需求急切,此物流转到第三人手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价值。而对原权利人来说,他很有可能拿回该物但并不去利用它,而是将其...
网络直播平台在诈骗罪追赃中善意取得原则之适用
正基于此,中国相关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对诈骗罪之赃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例如,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指出:“行为人将财物已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货款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而...
以非法集资为例论对第三人占有违法所得收益或盗赃物的处理规定
对于刑事司法实践遇到“盗赃物的善意第三人取得”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对刑法和刑诉法完全是门外汉的问题,理由如下:(1)、善意第三人是民法上的概念,强行将其套入刑诉法,实际上是犯了逻辑错误,因为刑法和刑诉法根本不认可善意第三人制度,脏就是脏,必须追缴。(2)依据刑事责任重于于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