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等两部门: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
发改委等两部门: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10月10日讯,司法部、国家发改委:办理案件应当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生产经营活动未违反刑法规定的,不以犯罪论处;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刑事案件,依法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
最高检:严防将民企经济纠纷当犯罪处理
有证据证明公安机关可能存在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或者利用立案实施报复陷害、敲诈勒索以及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等违法立案情形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立案理由。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此外,检察院办理涉民企案件,要做好风险防控预案,避免因办案时机或者方式的把握不...
河南玉石案16人受审:如何区分经济纠纷或刑事犯罪是关键
这起案件,最值得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一直以来,所谓“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是司法界的“老大难”问题,但它有涉及到企业主的核心利益,一不留神就会陷入牢狱之灾。司法实践中,是经济纠纷还是合同诈骗,已经属于老话题。此次红星新闻报道,涉及到的是经济纠纷与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的界...
防止利用行、刑干预经济纠纷,应采取“先民后刑”新思维 ...
在过去,混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把普通的经济纠纷当作刑事案件来处理是营商环境中司空见惯的潜规则。山西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张芷汀2023年6月在《法制博览》发表的一篇名为《民营企业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认定》一文中指出,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不当干预是民营企业经济纠纷刑事化的实质。“在商事纠纷中,执法司...
合伙做生意“闹翻”,投资款争议民事纠纷和诈骗罪的界限区分与救济...
尽管形式上二者相似,但归根结底,二者分属于性质不同的纠纷类型,不可混为一谈,否则导致刑事插手民事纠纷、不当扩大刑事打击面、违背刑法谦抑性、破坏国民预测可能性与行为自由、抑制经济社会主体的创造力与积极性等负面效果。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相应的法律规范与司法案例,具体分析投资款争议民事纠纷与诈骗罪的界限以及...
插手经济纠纷、案件久拖不决、有偿删帖……5起涉企案件的背后
弟弟告哥哥,究竟是确有经济纠纷,还是想要通过打“假官司”对抗其他债权人的债权,逃避债务?2022年1月20日,某民营企业总经理韦某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公司与杨某科存在债务纠纷(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2021年9月24日,黑龙江省高级法院作出判决,杨某科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返还其公司款项2463万余元。但杨某科为逃避债务,与其弟弟杨某会伪...
本来就是经济纠纷,这下罪大了……
近期,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松江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因冲动“索债”、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刑事案件。案情回顾明某与王某相识已久,本来关系不错,后来在交往中产生了经济纠纷,尚未解决。明某认为,对方在财产上亏欠自己良多;而王某则认为双方债权债务已结清。双方谈不拢,明某便产生了简单粗暴“索...
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民事经济纠纷的区分
民事欺诈行为与诈骗犯罪完全可以是包含关系,只是诈骗犯罪的认定标准是更为严苛的刑法标准,有一条隐含的刑法红线,达到红线即可认定为诈骗犯罪行为,未达红线即仍解释为民事欺诈行为或是民事经济纠纷,此种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本质上也是以界限论,也包含了一定程度上的对立的涵义。
民事法律行为与犯罪行为不属于同一行为的法律适用
《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规定》)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问题作以下规定”,这一司法解释同时以民法典、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为依据,充分体现出协调民刑案件审判的实际...
公权力介入民间经济纠纷的界限——以合同诈骗罪为例
一、前言:经济纠纷刑事处置的现状“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要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使其人身和财产安全免受侵害。然而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民营企业经济纠纷行为的准确定性,存在着不少公权力机关动用刑事手段特别是刑事侦查权、司法权违规插手经济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