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中道德慧智中庸》??山林子中中道德慧智学系列组诗之三十
中明至道兮功德伟视之不见兮难闻听天地物人兮毫不隔浩浩中中兮处处明中中觅难兮不可度不敢对其兮怠不敬巨显微隐兮何能分神中心明兮智觉灵第十章中中形物兮明德施明者培之兮昧者倾明德君子兮众生爱天佑地护兮智中明舜其大孝兮明德圣尊为天子兮四海崇宗庙祀之兮子孙尊明德必是兮...
《中庸》儒家思想的逻辑框架与当代价值
《中庸》虽仅3000余言,但对《诗经》的引用却多达16处,这种紧密的互文性关联不仅彰显了《中庸》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文化中哲学与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渗透。在修辞手法上,《中庸》大量运用了反复,以第十章中孔子针对子路关于“强”的提问所作出的回答最为明显,“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
刚果总统怒斥西方记者:你们有什么资格给我上人权课?
这篇文章引用了《中庸·第十章》里孔子教导子路的一番话,我觉得用得就很好、很到位,既适合作为今天这期内容的结尾,也适合作为送给包括罗切宾在内的广大西方人,尤其是西方政客和西方媒体人的寄语: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强大)。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保持中立...
“中庸之强”的四重境界
但孔子又怕矫枉过正,使子路走向另一极端,遂循循善诱,让子路知道还有第三种“强”——中庸之强,并提出了“中庸之强”的四重境界,期望子路不走极端,努力修为合乎中庸之道的强。“中庸之强”的四重境界“中庸之强”四重境界的“强”与南方之强的“不及”,与北方之强的“过”比较起来显然是一种符合...
韩星:“中庸之强”是孔子推崇的真正的“强”
子路问强引发的“中庸之强”问题《中庸》第十章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中庸》10句至理名言,句句发人深省,让你明白不少!
《中庸》10句至理名言,句句发人深省,让你明白不少(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赏析:宽和柔顺的去教导别人,不报复那些无理的行为,这边是南方人的刚强所在,君子便属于这种刚强。2.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中庸·第四章》...
李景林:论《中庸》的方法论与性命思想
所谓“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讲的正是这种情形。孔子反对“乡原”,亦在于它是一种与物宛转,折中调和,而无一贯原则主乎其中的伪善人格声子思论“和”而言“发而皆中节”,又言“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第十章),强调的都是"时”的这种原则性(中)的意义。这是时、中关系的一个方面。
君子小人之辨:“和而不流”还是“流而不和”?
《中庸》第十章记载了子路向孔子请教什么叫做“强”的问题,孔子首先回答说,你问的是南方人的强,还是北方人的强,抑或是你自己认为的强?南方人的强表现在人情和柔,宽柔教化,不报无道,即对于无道的人和事不采取报复行为,这是柔和型的君子之强。北方人的强表现在人性刚猛,枕戈待旦,死而不惧,这是刚猛型的强梁之...
林毅夫:我来大陆这40年|林毅夫|经济学|理论_新浪新闻
第一章:来历不明的人高渊:40年前踏上厦门海滩时,了解大陆的局势吗?林毅夫:在台湾时我就非常关注大陆的各种信息,对1949年以后所取得的成就和波折都是清楚的。我从小喜欢历史,确信祖国统一有利于两岸人民和民族复兴,自己应该为此尽一点力。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40年后会发生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