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的修身之道--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朱熹对“执两用中”的注解是“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中庸章句集注》),“当厚而厚,即厚上是中;当薄而薄,即薄上是中”(《朱子语类》)。为了达成恰到好处的中庸境界,儒家思想认为须掌握为人处世的精髓——时中,“时”可以引申为“机遇”“时机”等意,“时中”意味着人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
李畅然:《四书集注》早期的流传形态与《孟子》升经
淳佑九年(1249)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卷上(载袁州本《昭德先生读书志》卷五)“经解类”于礼载朱熹“中庸章句一卷或问二卷、中庸辑略二卷、大学章句一卷或问二卷”,于语孟载朱熹“论语精义十卷、孟子精义十四卷”、朱熹“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十四卷”、张栻“论语说三卷、孟子说七卷”。陈振...
冯兵:朱熹论曾子 ——兼论朱熹的子学建构|孔子|孟子|论语|夫子|...
从朱熹的《中庸章句序》来看,子思作《中庸》呈现出的孔、曾之间的授受内容自然是“十六字心传”(“精一之传”):“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这...
《2024中国诗词大会》致敬“先生”之风,传承薪火精神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熹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子、董仲舒之后对中国思想文化与政治理念有着巨大影响的“大先生”之一。点评嘉宾蒙曼老师表示,朱熹是第一个将“四书”合集并注释的人,他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编到一起,完成了《四书章句集注》新经典体系与新儒学形...
儒学研究 | 刘强: 孔子的仁学与“心学”|孟子|朱熹|论语|历史学家...
此章可谓“孔氏顿门”。虽未出现“心”之一字,实则“心在其中”矣。盖“我欲”,即“我心之所欲”也。[3]朱熹《论语集注》说:“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4]这说明,仁德之境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在仁心发动的一瞬间,每一个道德主体都...
青史斑斑 | 承前启后开来学
在朱子的众多著作中,《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对后世影响甚大(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他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章句集注》是朱子一生最重要的著作,闪耀着继往开来的精神。苦心孤诣读“四书”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对朱熹研究甚深,曾著《朱子学提纲》《朱子新学案》...
儒家十六心法
“十六字心传”,实际是儒学之精髓所在,《中庸》之核心与纲领。子程子有言:“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此乃对十六字心传之“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精辟注解,由此演变出《中庸》之孔门儒学传授心法。
朱子继往开来的精神气魄——以《四书集注》为例
在撰写这些著作的过程中,又经过不断修改完善,才结集成为《四书章句集注》(后简化为《四书集注》)。而后,又复修改、完善,直至临终前还在修定,最后达到满意的程度。朱子的《四书集注》闪耀着继往开来的精神气魄。◆开创“四书”经学时代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汉唐及之前的儒家学者对“六经”(即孔子整理的《诗...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百种总书目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从2016年开始倾力打造的一套丛书,截至2022年已出版一百种(另外出版典藏版三种)。在出版过程中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给予大力支持,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该《丛刊》的定位是将深藏内阁大库的善本古籍化身千百,普惠广大读者。从经史子集中遴选存世佳椠作为底本,邀请相关...
图式:四书学研究的“新面相”
此书为元儒程复心所著,共二十三卷,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分别予以图式诠释,计有700余幅图(《论语》部分最多)。从文本结构上看,此书由两部分构成,一为《四书章图》,一为《四书纂释》。《章图》涵括章句、集注、或问,分章析义,必约而为图,本末终始,精粗必备,可谓“图无巨细”,粲然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