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病例诊断过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患者在初诊结果时白细胞计数极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计数极高,存在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复诊结果,白细胞计数依然高,但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外周血中出现大量原始细胞,骨髓中原幼淋巴细胞比例极高,提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的可能性。案例分析患者男性,37岁,因“确诊慢性髓系白血病...
白细胞正常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2.反应性血小板增多见于慢性炎症、急性感染恢复期、手术后、恶性肿瘤、脾切除后、急性失血或铁缺乏、创伤、非感染性炎症等,这些病因导致促血小板生长因子(TPO)释放增加,使血小板增多。3.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骨髓纤维化早期(pre-PMF)、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患者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应注意...
中性粒细胞过低?血小板太少?最全的处理方法都在这里!
注射干扰素对于血液系统的影响是较为常见的,常见于用药一个月内发生,停药后12~24周恢复到正常水平。涉及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降低,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较为明显,血红蛋白异常发生极少。02有哪些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中性粒细胞(ANC)减少人体的白细胞有五种,包括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见微知著-一例易漏诊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例分享
在本案例中,该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我们发现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相比CML诊断标准不明显,但伴随有嗜碱性粒细胞增高,根据工作经验: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增高,需警惕CML、PMF可能。2、CML骨髓以粒系异常增生为主,易见嗜酸、嗜碱性粒细胞;红系增生相对减低;血小板通常增多,易见小巨核细胞;多数患者...
血常规嗜碱性粒细胞升高,结果竟是白血病?
异形淋巴细胞、浆细胞、淋巴瘤细胞等异常细胞,以及一些重症患者脱颗粒的中性分叶核细胞、有核红细胞和聚集的血小板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是真实嗜碱性粒细胞升高,检验人员需要和临床医生沟通确认患者是否有反应性嗜碱性粒细胞升高相关临床表现或疾病;以及有无可疑血液肿瘤相关疾病,如MPN、MDS、AML等,特别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小板增多揪出慢性白血病
(4)外周血表现为血小板明显增高(>1000×109/L),白细胞增高不明显(<30×109/L)甚至正常,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5)外周血可不出现未成熟的粒细胞,骨髓中具有无分叶或低分叶的小巨核细胞聚集分布;(6)与经典CML不同,外周血NAP积分正常或升高;
3小时内粒淋比例发生明显倒置,究竟是何原因?
而创伤性脑损伤是外伤中较常见的一种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且易导致脑损伤相关炎症反应和凝血相关功能障碍导致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及血小板的改变。当血常规结果出现异常时,及时的复查、核对、查因并结合临床病史,发出正确的检验报告,对检验人员自身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只此红蓝——诗情画意看细胞
注:第一排从左至右依次为原始粒、早幼粒、中性中幼粒、中性晚幼粒,第二排从左至右依次为中性杆状核、中性分叶核、嗜酸性分叶核、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红系——淡妆浓抹总相宜红系,分为原始红、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和成熟红。红系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原始红和早幼红的胞浆,染深蓝色,称油墨蓝。
血常规中的“↑↓”箭头到底代表什么?
主要与过敏因素有关。如果患有慢性鼻炎、慢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体检中嗜酸粒细胞就会偏高一些,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3、嗜碱性粒细胞如偏高很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或过敏性休克等,其次是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库欣症等)。还有应激反应,如心梗、重感染、大出血等。体检中极少出现异常,稍微偏高、...
揭开贫血“案情”的幕后——一例MDS-biTP53的MDT联合诊断案例分享
(2)WBC结果14.08×10^9/L,血小板增高。血涂片分类结果提示未成熟粒细胞增高,(早+中+晚)幼粒细胞>10%,同时伴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有核红细胞出现,血小板成簇聚集,大血小板易见,粒系病态造血可见。因既往有恶性肿瘤化疗史,故而先考虑是否由于放化疗或是感染引起的异常血象。经调查了解该患者一年前已停止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