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苏轼一反歌咏山水的固定套路——简单摄取一个侧面或几个镜头,再去具体地描述庐山富有特征的景象,而是以大开大合的手笔,概括地抒写游览庐山的初体验和初印象。苏轼写完这首诗后,就曾得意地说:“仆庐诗尽于此矣!”可知这是他游遍庐山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其实,早在写这首《题西林壁》的十几天...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在狱中受尽折磨,绝望中写下两首绝命诗
因此,绝命诗的开头显然对宋神宗绝无嘲讽之意,只有深切的感恩之情。与此同时,在这两首诗中,苏轼对自己所遭遇的困境并未狡辩,这一点恰恰赢得了宋神宗的好感。苏轼接着写到自己“短命”的忧虑及死后一家人的生计问题,以此激发宋神宗的同情。后面则着重描绘了自己与苏辙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表达了即便死后也愿生生世...
从拍价4.1亿的苏轼《木石图》,看中国传统文人画特点
三、苏轼对士夫画的示范是文人画后世继承的一个标准,即画什么是有文人士大夫的隐喻指向或者情趣义气的。苏轼存世的作品除了这幅《枯木怪石图》外,还有《潇湘竹石图》,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象中,自然的物与形是与人相通的,比如苏轼说不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虚心是竹有气节是竹直立于天地之间是竹,所谓怪石,可解释为...
新发现的苏轼谪居海南期间第一首五言诗作定稿
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苏文忠公集》、《东坡七集》、《东坡易传》及《东坡乐府》等传世。宋绍圣四年六月十一日,也就是公元1097年。苏东坡被谪海南时,已经是一位62岁的老人。文献记载,苏东坡谪居海南,从琼州至儋州途中,苏东坡坐在象椅子...
专访|艾朗诺:我们不应该只看重苏轼诗词的文学价值
大家都知道苏轼晚年从海南岛回来写了一首诗,最后两句就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见这些经验对他来说很重要。贬官的时候,他自己不只是没有权力,也不应该谈到政事。所以他秘密地写尺牍,给当地或者旁边郡县的地方官提出一些很严重的问题,说自己想到办法,看看他们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劝那些地方...
苏轼在徐州一连写下五首词,却成为词史上的里程碑,原因让人动容
“一村香”三字很具有乡村生活的特征,说明村子里的人都以农桑为主,这三个字富有烟火的气息和味道(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苏轼走进村来,村内处处飘散着煮茧的清香,隔着篱墙,他的不时听到篱笆边传来缫丝女子悦耳的谈笑声。“络丝娘”本俗语中的虫名,即络纬,又名纺织娘,其声如织布,优美动听。很明显苏轼将“络丝娘”的词义给...
部编版必修教材古代诗歌知识整合梳理与考教衔接下的诗歌鉴赏专训
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怜君孤秀植庭中:李商隐写一株小松树,就是在画自画像 周末读诗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文人雅士爱竹,俗人也爱竹,讽刺的是,苏轼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如今有些餐厅为了营造氛围,也在门口或座间栽几竿竹,有时是用塑料制的假竹子,食客一边享受竹,一边大口吃肉。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送给孩子们)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著有《王右丞集》。孟浩然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
苏轼晚年被贬岭南,吃荔枝上头后写下千古名篇,后人为此争论千年
有人认为,是先有了苏轼的名句,后被粤语区的百姓误传;也有人认为,惠州原本并无此谚语,正是苏轼的名句流传后,百姓根据荔枝易上火的特性,创造了一个新的谚语。无论如何,“吃荔枝上火”的说法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了,而其源头很可能正是苏轼的这首《食荔枝二首·其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