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 读书须知出入法
意思是读书要全身心投入,钻进书中细嚼慢咽,潜心研读探索,不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读了以后能跳出书本,高屋建瓴,灵活运用。这对我们读书学习颇有教益,值得借鉴。坚持原原本本读。用陈善的话来说就是“见得亲切”。看到一本好书,即心生一种亲切感、亲和力,出于乐趣、带着情感进入书中,体会作者的“用心处”。这...
读书有什么用?朱熹的这首诗是最好的回答,读懂令人受益一生
朱熹作为优秀的思想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理"与"诗"结合风格鲜明的哲理诗。上面这首就是他笔下经典的说理之作。庆元二年(1196年),朱熹为了躲避政治迫害,与门人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于读书的体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
朱熹“读书法”中的阐释学意蕴
朱熹在“读书法”中教育弟子,为学、穷理、读书三者有其先后本末,读书是格物的重要项目,是穷理的前提。而为学的重点乃是穷理,故读书自然是重要的手段。进一步说,读书在这里已兼具阅读与理解的双重属性,已是通向儒家存心修养的首要途径。读书已被预设了阐释的伦理目的,而伦理的要求则需要通过具体的经典阐释与理解得以实现。
读《胜战》我们读到了什么|世界读书日·寻脉
从“六经责我开生面”到“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从发明造纸术推进文明进程的东汉蔡伦,到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袁隆平……湖南人以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也在不见硝烟的战场,扎硬寨、打硬仗,打脱牙齿和血吞,最终赢得一个个胜战。这胜战,正是民族奔赴的光明前向。世界读书日《胜战:中国人民志...
朱熹读书著述“中和”之道
三是秉持“执古”与“御今”的中和。“执古御今”语出《道德经》“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为道纪”,其意为把握和理解古代的智慧和道理,以此来应对和解决现今的问题与挑战,朱熹也说:“‘执古’,古便是《易》书里面文字言语。‘御今’,今便是今日之事。”...
从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生活谈起
毛泽东同志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现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多个方面的书籍(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当然,毛泽东同志的阅读范围虽然广博,但也不是漫无目的、没有重点的,他阅读较多的是马列主义、哲学和历史方面的...
第五届“书香民航”职工主题阅读活动优秀读书心得分享(第三期)
眼读、脑想、手写三者互为一体,能提高读书的质量和效果,眼睛多看,头脑多想,手才能写得多、画得多,才能真正读进去书,获得知识,多长见识。毛主席在湖南师范求学时,阅读德国泡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原著才十万字左右,他的阅读批注居然有一万二千多字。一部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全书3250余卷,800多...
阅读十问十答——中国教育报2023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为读者答疑...
我理解的跨界阅读,一是跨专业阅读,二是跨媒体阅读,三是跨领域阅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的阅读不仅限于阅读文学类或者语文教学类图书,哲学、历史、政治学、美术学、雕塑、音乐、心理学等都在我的阅读范畴内。如何进行跨界阅读?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是做读书笔记,记的过程实际是在促进自己的跨界阅读能力。跨界...
福建人怎么这么会读书?
唐末至两宋,福建文教兴盛繁荣。宋崇宁年间的三次兴学运动之后,福建所有府、州、军、县都设立了学校,在全国遥遥领先。在官学之外,福建人还特喜欢办书院。宋代时,福建书院就达到66所,到了清代,福建书院数量更是翻了7倍不止。大儒朱熹就是一位办学狂热爱好者,他通过创办书院,提倡读书,传播理学思想。仅在福州,...
耕读经典,学问思辨——慕山书社读书育人新模式
一、从客厅到教研室:慕山书社的蜕变之路慕山书社的成立,源于一位研究生的求知渴望与一位导师的远见卓识。2015年的秋天,刚入学的研究生张人月找到自己的导师——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葛刚岩老师,询问读研阶段要读些什么书。在详致交流后,葛老师认为应该为门内诸生专设一个读书会,一方面能够带领学生们共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