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司马昭借功预登位 司马炎蹊径成大业
吕巽当时是司马昭的长史,嵇康是大名人,因而此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最终惊动了司马昭。钟会因忌恨嵇康,又念吕巽是同僚,于是向司马昭进言说是嵇康在诬陷吕巽。司马昭本就对嵇康没有好感,一怒之下便把嵇康和吕安都杀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怀旧小人书连环画《讨司马》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这便是后来的曹髦不满司马昭擅权,决心武力铲除司马昭,将皇权夺回自己手中,然而所托非人,终究是事不能成,死于交战之中。本册连环画从司马师掌权,废曹芳,立曹髦,出兵讨伐毌丘俭讲起,临死前将大印交给司马昭,嘱咐他:“我家权势重了,...
都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才是关键,却被忽略了
都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才是关键,却被忽略了,曹髦,曹操,曹丕,曹魏,曹叡,司马昭,司马师,司马懿,五虎上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真的是被冤枉的吗?
先来看过程,首先大多数朋友听说过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出自当时的皇帝曹髦之口,他不顾身边臣子劝阻,认为再耗下去,曹魏江山早晚改朝换代,应该出其不意快刀斩乱麻,才有一线生机。因此曹髦就带上身边人,在大白天驾车,锣鼓喧天的出宫上大街,准备去除掉司马家。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曹髦以卵击石,但一方面这是被...
西晋得国不正、内部勾心斗角加之汉末五胡内迁导致统一不长久
本以为司马师已经是司马家“离谱”的巅峰了,可司马昭更恶心人的操作来了,他竟然将皇帝曹髦当街弑杀。成济虽然不是他亲自动的手,但在事后,司马昭毫不犹豫将杀掉曹髦的成济处死,因为杀皇帝这事实在太恶劣了,自古以来,任何权斗都是围绕着君主展开的,可一旦直接动手,那就没有任何道德可言,弑杀曹髦,也是司马昭...
司马懿去世,司马师司马昭却不内斗?司马懿:此子竟可也
在朝会结束后,司马昭在一处幽静的院落中与司马师会面(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期待:“兄长,你真的准备好了吗?万一有所不测,后果不堪设想。”司马师面带微笑,神色自若地回应:“弟弟,你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已经考虑了所有可能的情况,做好了周全的准备。”...
奠定司马氏大业的高平陵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两书记载此事的出入之处在于,司马昭是否参与政变的核心机密。小编以为,《晋书·景帝纪》说司马懿只同长子司马师商量发动政变之事,而司马昭“弗之知也”,似为不确。实际的情况是,司马师年长,其政坛阅历和政治斗争经验都较乃弟司马昭更为丰富,司马懿在很多事情上都仰仗依赖司马师,可以说,司马师是乃父...
司马师比司马昭有能力,但司马师不敢弑君,而司马昭却敢公开弑君
司马师和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是哥哥,司马昭是弟弟,司马师杀伐果断,有雄才大略,能力比司马昭强太多,二人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二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行动前一天,告诉了司马昭,司马昭得知后,担心不已,忧虑一夜,不能安睡,而司马师...
大家真的读懂了邓艾之死吗?出生自带原罪,合理克制欲望才是王道
司马昭是一个政治家、阴谋家,天生就自带不信任功臣的属性,于是赶紧让亲信监军卫瓘告诫邓艾,要有组织有纪律,要先汇报再行动,不能自作主张。谁知道,邓艾不知道是政治觉悟低还是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可以随心所欲,不光据理力争地反驳司马昭,还含沙射影地说不让他征吴是损害国家利益。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你读懂了吗?非明目张胆那么简单
首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的意思虽然很明显,但其实很有学问。司马昭之心自然是篡位之心,但是篡位这么敏感而且不光彩的事情,难道不应该越隐秘越好,司马昭为什么会让它变得路人皆知呢?如果不是司马昭有意为之,那这个“路人皆知”背后又有啥含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