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新刊丨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到《新青年》社旧址,唤醒新...
正是从这里开始的——《新青年》杂志社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1920年底,陈独秀前往广州任职杂志社一并迁至广州就在广州越秀的昌兴街26、28号是《新青年》社旧址所在地今天,让我们回到100多年前在北京东城和广州越秀遇见...
张宝明|当“名刊”遇见“名报”:《新青年》在《申报》上的广告运作
1915年10月1日,《申报》在一则“致谢”中提到:“昨承棋盘街群益书社惠赠新出版之《日本潮》第一编暨《青年杂志》第一号各一册书,此致谢。”不难发现,《青年杂志》当时并不是群益书社发行的唯一杂志,而且地位也并不突出,只能算作“之一”与《日本潮》平起平坐。这种在刊登广告期间通过赠阅给报社以推广新书的...
陈独秀信札︱《新青年》编辑同人思想演变的历史见证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由陈独秀创办于上海,一年之后改为《新青年》。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新的国民性即新青年的六条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指出这六条标准的基本精神就...
从阅读走近“觉醒年代” 川大教授领衔编选《〈新青年〉精选》正式...
从1915年9月15日创办《青年》杂志,次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开始改称《新青年》至1926年7月停刊,共出版发行9卷54号,包括的各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数量太多,内容丰繁,如欲全览,需耗长时。干教授说,为了方便今天的读者阅读,他和文学博士胡畔老师一起从中精选出近百篇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与文学作品,作者包括陈独秀...
东北抗联将领后人捐赠百年前《新青年》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近日,东北抗联将领宋国瑞之孙宋群向高密市的红高粱抗战馆捐赠了1917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宋国瑞之孙宋群据了解,宋国瑞(1905年-1933年)原名宋振邦,字祥斋,又名宋琦,高密市夏庄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密早期著名的共产党员之一;1926年7月,受中共山东地执委派遣考入中央...
中国首家期刊博物馆9月7日在京开馆,收藏100多年前《新青年》创刊号
北京文景珍本期刊博物馆9月7日正式开馆,这也是全国第一家正式注册的期刊博物馆(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该馆位于房山区阎村镇,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收藏有100多年前的《新青年》创刊号原件等期刊珍稀版本3万多件,并首创全国第一条“期刊时空隧道”沉浸式文化体验等。在致力于期刊珍本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传承、传播...
《新青年》唤醒新青年
《新青年》(LAJEUNESSE),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由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发行。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新青年》,长25.3厘米,宽18.5厘米,厚0.5厘米。从封面上可以看到,改刊后的《新青年》有陈独秀号召青年做“新青年”的《新青年》一文;...
叶新:“五四”已经105年,记忆“新青年”钱玄同
刘文典(叔雅)译的《柏格森之哲学》是为连载;胡适的《藏晖室札记》为1916年第2卷第4期(12月1日)以来的第七次连载(总计连载9期)。本杂志的最后是“读者论坛”,刊有傅斯年的《文言合一草议》。总之,钱玄同通过从1月2日到1月14日的13天编辑过程,完成了从《新青年》作者到《新青年》编辑身份上的转变。他除...
《〈新青年〉精选》:从阅读走近“觉醒年代”
《新青年》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刊物和现代文化思想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从1915年9月15日创办《青年》杂志,次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开始改称《新青年》至1926年7月停刊,共出版发行9卷54号,包括的各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数量多,内容丰繁,如欲全览,需耗长时。
100年前,“在沉闷的中国新文坛鼓动一种清新芳烈的艺术空气”
《新青年》——《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刊物,不仅提倡白话,还是介绍新思想的先锋。它的原名为《青年杂志》,起初由上海群益书社发行,从2卷1号起改名《新青年》。文学方面,《新青年》登载了不少白话诗词作品,具有提倡和实验的性质;小说方面,鲁迅的《狂人日记》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孔乙己》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