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安 | 中国区域国别学:全球视域与亚洲研究脉络下的理论探讨
区域研究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研究范式,然而不同的是,作为老牌殖民主义宗主国,战后几十年里,欧洲区域研究转型政治上一直挣扎、小心翼翼与曲曲折折的:前一阶段主要是从去殖民化与去欧洲中心论,更从发展研究与非西方研究等新框架标签寻求新庇护和新路径,后一阶段从后殖民、后现代和全球化等新范式中吸取新源泉...
青析| 第少杰:论欧洲一体化路径研究的理论维度——基于建构主义...
新功能主义在经历了现实主义盛行的压力,渡过了哈斯发出的“地区一体化理论已过时、已被废弃”的极度失望之后,随着单一欧洲条约谈判的进展和实施而重新焕发了生命。新功能主义者认为这两个欧洲一体化关键性的条约主要是这些相互关联的组织机构和有体系的动力在关于扩大欧盟能力的范围和加强制度化框架等问题上达成共识的产...
一带一路︱中国的地区经济倡议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世情、国情均发生有利中国的显著变化之际推出的洲际地区主义合作倡议,是战后欧亚大陆地区主义的洲际拓展。(一)“一带一路”是二战后地区主义的新发展美国学者卡赞斯坦(PeterJ.Katzenstein,1945—)认为,地区在很多方面是经由政治而来的社会建构,它不是自然形成和地理决定的,而是通过政治想象...
公共外交的原理:温特建构主义理论分析
尼古拉斯??奥努弗(NicholasOnuf)首先将“建构主义”这一概念引入国际关系学界,此后克拉托赫维尔(Kratochwil)、亚历山大??温特和彼得??卡赞斯坦(PeterJ.Katzenstein)等学者发展了这一理论框架。不同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建构主义主张国家与国际社会的互构,重视思想、观念和文化等非物质因素的作用。建构主义内...
于小植:从“文明冲突论”走向“文化冲和说”——构建“人类命运...
一如彼得·J.卡赞斯坦所认为的那样,中国的哲学传统是以关联性为基础而不是以行为体为中心的社会学思考方式,能够为人类脱离自我中心主义提供重要的概念工具。最具中国特色的“关联性”理念非“和”莫属,而老子的“和”理念里,同时包含着“冲”的要素,只不过这里的“冲”不是冲突,而是比“冲突”更加具有深意。基于...
线上读书会|今天我们如何读《庄子》
主讲人:彼得·卡赞斯坦(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南开云中讲堂本次邀请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彼得·卡赞斯坦,做线上交流(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他将为大家主讲中美关系,谈谈为什么世界政治周期理论是错的。语言的流动——全球史视野下近世欧亚大陆东部的翻译浪潮(约1200-1850年)...
秦亚青:全球治理趋向扁平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在冷战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美国并不支持东盟区域合作进程,认为这样的地区主义会削弱霸权主导下的垂直式治理。直到在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相继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美国为了避免被排斥于东亚之外,才宣布加入这一条约,参与到这一地区进程之中。对其他所谓的小多边形式或是双边协调治理模式,霸权国一般...
中国道路对“西式现代化”逻辑的历史性突破
所谓“西式现代化”逻辑,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走过的道路及由此所呈现的规律性。具体表现为:在经济运行方式上,采用以物质利益为根本驱动力的市场经济,其必然逻辑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以及由此导致的阶级分化和斗争;在政治运行方式上,采用以代议制为内核的民主宪政,其必然逻辑是以夺取和护持执政权为核心目...
半年盘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佘凌推荐十种好书
[美]杰森·亚当·卡赞斯坦著张仲宇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漫画家杰森·亚当·卡赞斯坦自小患有强迫症。这是一种精神疾病,迫使他不由自主地执行强迫行为,以避开那些并不存在的危险。他只是想过平常的生活,却一直被他那过于活跃、焦虑的大脑困扰。在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他终于下定决心求助心理医生,并努力学会与...
魏玲:本土实践与地区秩序:东盟、中国与印太构建
冷战结束后,彼得·卡赞斯坦指出,国际秩序是由美国霸权主导下的地区体系界定的,地区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对国际体系具有根本意义的塑造作用。阿米塔夫·阿查亚和巴里·布赞呼吁,要把地区研究和地区主义纳入到国际关系的核心研究议程,研究基于地方物质和理念基础的本土实践及其在全球秩序构建中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