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与跋】王友明/字字雕琢文章精,投桃报李真性情
尽管与刘畅老师交往的时间不算很长,自感认人还是比较准确我,觉得他是一个真诚靠谱的人,这在文学评论中都有所体现。《从讲新疆故事到讲家乡故事——读田万里长篇文旅生态散文淇河》《当激情的田万里遇到青春的阿克苏——有感于田万里生态散文集青春的阿克苏》两篇近万字的评论,可谓是真诚至极、用心至深。
越来越明白年为什么要用“过”这个字
总之,就越来越明白年为什么要用“过”这个字。现在有一些人死气白赖要给年里加点“戏”,为了一己流量给过年渲染一种冲突感,仿佛家里人专门就憋着等过年时候找你麻烦,亲戚一年一度碰面就为难为你一下,随口一说的话都能成为冒犯你而精心设计的陷阱,似乎人人不带着一种超高等级的心理防御机制回家过年,不跟某个...
快快评 | 国之祭十年,声声唤字字念
截至12月12日,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8人,活着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也步入人生暮年:夏淑琴94岁、艾义英95岁、刘民生89岁……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念之扼腕,念之惆怅。感念每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年复一年的讲述,感念每一个名字背后正义凛然的书写。今天,让声音的内核永不磨灭,...
深圳特区报:亲历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的三位老报人讲述当年难忘经历
(深圳特区报记者李舒瑜/整理)
小平同志两次视察深圳,深圳特区报三位老报人深情回忆
202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小平同志曾于1984年、1992年两次视察深圳,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壮大,与他的名字紧密相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深圳特区报采访亲历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的三位老报人,听他们讲述当年难忘的经历,激励我们实干奋斗,续写更多春天的
中青报:“文字讨好”,是礼貌还是过度社交
线上聊天时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把“好的”改为“好嘟”“好哒”,把“哈哈”增强为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在句尾加上“~”等符号……这些刘熙习惯的“日常操作”,在网上被称为“文字讨好症”(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脱口秀演员杨蒙恩发布的一条动态,一度引发许多人的共鸣。有人表示“打工人被迫讨好”“如此...
中国教师报:2023,发现美好课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读书和旅行都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而“研学旅行”正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行动。与传统旅游不同,研学旅行旨在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走进自然与社会、丰富眼界与阅历、收获知识与成长。乡村的田间地头、本土的名山大川、城市里的博物馆和科技馆、街头巷尾的非遗工坊和...
一年级小学生练字可别报班了,掌握这3个小窍门,想写不好都难
开心果练字这个问题,其实也困扰果妈挺久的了。因为,身边不少家长,都将孩子送到练字班去了,果妈还曾咨询过这家练字班,说是已经满员了,可见其火爆程度。最终,果妈也没有给开心果报写字班,也没再找,原因有二。首先,果妈一个亲戚是退休老教师,她说:除非你想孩子的字成为一种艺术,否则,不需要报班。
新江苏记者跻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 2024年江苏共9名新会员
读什么样的书,他通常是从平日读报中发现信息,随即下单购买。记者的工作“要么在采访,要么在采访的路上”,但时间是有弹性的,只要想挤,总能挤出来。至少江苏的《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每天要读的,就是当天来不及,隔日也要补上。他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人,以人为核心,关注他们的言辞和行动。财经、文史和副刊类...
泪别110岁北大老校友:人间总有马识途
晚年的马识途,依然保持着每日读书看报、习字作文的习惯,正像他自作诗中所言:“犹道夕阳无限好,奋蹄驽马奔长途。”砚田种字,只争朝夕。104岁的马识途亲临《马识途文集》发布会活动现场人们常问马识途长寿之道,他都以“达观”两字和“提得起放得下”六字应对:“自己下了决心要走一条什么路,定了以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