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教授钟启泉:课堂转型的关键在从教“浅层知识”到追求...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钟启泉指出,课堂转型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协同活动中走向“深度知识”教学。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小学老师参考(ID:gh_490c523b3446)文丨钟启泉编丨袁梓曦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要求表面的“浅层知识”教学,而是追求“深度知识”的教学,以综合能力带动素养培育,实现...
100本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书目(值得收藏)
48.《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顾明远著山西教育出版社49.《课程的逻辑》钟启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50.《“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叶澜著教育科学出版社51.《新教育年度主报告》新教育研究院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52.《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53.《面向个体...
钟启泉:回应课堂革命的挑战,如何促成丰盈而有深度的学习?
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这场倡导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旨在通过创建“学习共同体”,实现“真实性学力-真实性学习-真实性评价”,求得“全员发展”与“全人发展”。这是一个宏伟的教育愿景,需要系统支持——“从课堂出发的变革”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撑作为新课程改革有力支...
课堂研究的特质与课题
“课堂研究”是一种教学实践研究,它是基于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把握、儿童真实状态的把握,构想、设计、实施教学方案,然后分析实际展开的课堂事件,从中引出教学形成的要素、教学展开的法则与技术,进而改进后续教学的一连串过程。简单洁地说,“课堂研究一般是旨在一线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形成实践能力、建构学校文化而展开的研究...
深度丨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从其发展趋势看,大体涉及“人格构成及其发展”“学力模型”和“学校愿景”三大研究领域,而这三大研究领域,也启发了我们对核心素养的认识。01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
信息化怎样让课堂更“智慧”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指出,我国多年来教育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改革研究,几乎很少涉及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机制来确保宏观改革真正落实到学校实践与课堂教学层面,名副其实的课堂研究往往被边缘化了(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因此,推动智慧课堂发展具有课堂变革历史责任和技术赋能探索双重使命。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要正视教育环境因素带来的诸多矛盾...
钟启泉:素养时代教师能力转型三部曲
国际领域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有一个相对明晰的结论。从教师角度出发,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考虑三个条件:一是帮助学生在知识习得与会用中取得平衡,这就相当于骑一辆自行车时需左右脑合用,两者不可偏废。二是要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的动机,即找到驱动学生学习的“引擎”,否则无法实现学习的可持续性,也无法形成真实的学力。三是...
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好:“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段话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推动育人模式创新这个方向点,紧紧抓住推进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这个关键点,找准落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个突破点,积极贯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切入点,快速用...
陈静静:看见学生,教学才真正开始
我的学习研究生涯是伴随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的。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教学变革是其中最核心的领域。2007年,在钟启泉教授的推荐下,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我来到东京大学佐藤学研究室访学。佐藤学教授是一位行动研究者,曾经进入几千所学校的上万个课堂进行观察、研究,并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一线教...
智慧作业落实“双减”,助推教学提质增效(双特谈质量2)
钟启泉教授这样界定深度学习的意义,它超越了单纯知识的习得,旨在发展广泛的技能、态度(能力),培育作为学习者的人格(人性)的成长。可以说,它是一种“立足于转换教学范式的学习观”。在对“双减”政策的教育理解与教育思考中,我们在发现教育思维课堂与项目研究的教育实践中,在主体性、协同性、对话性的抽丝剥茧中,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