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看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从记录内容看,乡村题材纪录片聚焦乡村自然生态、特色美食、人文历史多,而关注乡村生产关系、产业发展、生育观念、子女教育、农民养老等社会现实问题少;从叙事方式看,仍然以格里尔逊式、直接电影、真实电影这三种叙事模式为主流[8],这也是纪录片自面世以来被纪录片制作者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的叙事手法,鲜有突破。在中...
致敬新中国每一个奋斗者,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开播
纪录片共23集,每集25分钟,聚焦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以“人民”作为主题词,以“人”为叙事主体,讲述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行各业勤奋耕耘的中国人和国际友人推动社会进步、参与时代创造、见证国家繁荣、分享发展成果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以...
叙事巧妙、意义深远!专家这样评价渝派纪录片《卢作孚》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唐俊从立意、叙事和视听符号3个层面分析了纪录片《卢作孚》的特点。他认为,《卢作孚》叙事有温度,表达既沉稳厚重又活泼灵动,构建起了丰富多元的视听符号体系,消解了传统历史人物纪录片易产生的沉闷感,契合了网络时代年轻观众的审美。在谈到《卢作孚》的深化运用时,专家们一...
《布达拉宫》纪录片的艺术特点
这种叙事结构,不仅表现了最具特色的藏文化元素,也反映了藏文化与内地文化的紧密联系。并通过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技术传承,表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绵绵不绝的主题。东有寂圆满大殿三、历史与现实呼应布达拉宫是座历史建筑,一千多年以来,围绕它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数不胜数。《布达拉宫》纪录片不可...
中国纪录片的话语变迁与叙事创新
在战时的特殊语境下,早期中国纪录片在叙事中主要强调对事实的客观记录,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主,叙事性与艺术性较弱。爱国人士意在通过纪实影像让人们直观地看到民族危亡的现实情境,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与革命意识。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纪录片叙事的意识形态属性不断增强。由于许多纪录片导演都是拍摄故事片出身,加上本土的...
媒介融合视域下主旋律纪录片叙事呈现新趋势
主旋律纪录片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征:主旋律纪录片以其独特视角,挖掘人们心灵温暖,展现我国人民不畏艰辛、众志成城、关爱弱势群体的品质(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这些纪录片真实记录各地人民生活,回顾历史,激发爱国思想和历史责任感。同时,作品富含传统文化,提升观众审美,使观众能够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文化精髓,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影像为媒,...
创新长城影像叙事——观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长》
2015年,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播出,我是这部纪录片的学术顾问,全程参与该片创作。这部纪录片的特点是呈现了长城深厚的历史,梳理了长城诞生、兴盛与衰落的脉络。2024年春节期间播出的纪录片《长城之歌》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切入点,重新观照长城,重点体现长城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长城在“何以中国”“何以中华文明”...
2024年暑期档票房116.43亿元 呈哪些特点?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档里共有100多部影片上映,包括剧情片、动画片、纪录片、喜剧片、动作片、悬疑片、爱情片等不同类型,电影题材丰富多样。今年的暑期档电影市场呈现出哪些特点?从内容上看,现实题材是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的“主力”之一。例如,《抓娃娃》是对教育议题的反思,《逆行人生》聚焦外卖骑手的生活日常...
时代·故事·科技:主旋律纪录片的新探索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主旋律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凸显出年轻态的艺术特征。在承担“讲好中国故事”这一时代使命之时,我国主旋律纪录片的影像叙事也顺势而为,以IP化呈现和故事化表达为考量,为实现主流价值的进一步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一)IP化呈现,吸纳多元受众...
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获好评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韩飞指出,近年来,青海在自然生态纪录片领域深耕,擦亮了作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名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该片在青海国家公园的生态叙事方面探索出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诗意表达,为中国纪录片向世界展现自己的美学特点提供了启示。(文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