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国”转为“以德治国”,正确看待唐代法律的“儒化”现象
1.儒家思想正式成为大一统思想都知道儒家被皇帝当做治世工具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汉武帝之前法家、“黄老之术”都曾被统治者所利用,董仲舒的主张被采纳之后,儒家思想成为治国思想,但并未形成统一。汉朝的“问孔”、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隋朝的“三教合一”等等,儒家思想虽然占据优势,但其他学说并未消失,仍有生存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相契合的三重维度
第三,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观之,近代中国的思想先觉者在传播之初就注意两者融通,也只有融通才能够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父孙中山是最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堪称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人,他当时注意到,近来欧洲盛行的新文化和共产主义都是中国几千年前的旧东西。“我们中国的新青年,未曾过...
儒学研究|李祥俊:儒家思想中的自我的自由
礼的核心内涵就是关于人与人的关系规范,自我就是人伦关系中的每一个个体,这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的我,也是作为与其他人相对立的主体的我;仁是孔子儒家从传统思想中发展出来的新观念,它本身就是为了补救外在的礼乐文化的弊端而突显出来的,侧重从主体内在的精神意识上下工夫,这就是能够对现实生活加以反思、自我完善的...
儒家思想中的修身之道
为了达成恰到好处的中庸境界,儒家思想认为须掌握为人处世的精髓——时中,“时”可以引申为“机遇”“时机”等意,“时中”意味着人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灵活处理问题、审时度势,相“时”而动、随“时”而中,避免机械化和教条化。孔子曾把自己同伯夷、伊尹、柳下惠等逸民作比较,这些人都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解读
荀子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学大师,却和孔子、孟子等传统儒学思想有很大不同。孔孟重仁义而轻刑政,而荀子则摈弃天道心性之类的抽象论证,大讲刑政,礼法并称。从而形成了“从道不从君”的君臣关系论,“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论,“生而好利”的人性论,以及“隆礼重法”的礼法观等一系列政治法律思想。尽管如此,荀子...
“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九讲:王杰教授主讲《孟荀孝道观...
近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老年大学主办,孟子研究院、中共济宁市委老干部局、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济宁老年大学承办的“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九讲在山东老年大学进行录制,特邀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杰作了《...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衍变与特点
一、人(民)本主义。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仁也者,人也”以及荀子的“礼以顺人心为本”等,都体现了儒家“人本”意识的逐步觉醒,由此亦引发了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在政治生活中对“以民为本”思想的重视和宣扬。其最典型的则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
陈静|儒家思想中的情理法之维及现代刑事司法审视
在古代中国,儒家基于“德治”的主张,形成了“罪疑惟轻”“刑罚相中”“德礼政刑”等观点。虽然这些思想不乏历史时代因素而带来的局限性,但留下来的思想精髓依然能与现代刑事法治产生跨越历史的共鸣。法律内生的道德性决定了犯罪治理和社会治理必然无法与道德、情理相脱离,需兼顾法理与情理的统一,这有利于推动社会价值...
传统儒家道德治理的精神特质
四是倡导德制(礼)之治。传统儒家纳“仁”于“礼”,引“礼”入“法”,以“理”统“欲”,用“法”范“情”,“德”“礼”“法”三者在道德治理实践中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一套全面为宗法统治提供合法性论证的系统性理论。三守正道而开新局,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华优秀道德传统和道德治理思想精髓,为当前推进...
“社研”大家谈·讲座回顾|翟学伟:仁、义、礼的道德框架及其实践...
翟学伟教授强调,儒家思想之所以可以用社会学来研究,归因于它的实践性,因为它正是在解决“礼崩乐坏”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当代社会仍具有显著的意义。因此,他的研究着眼于儒家思想的“实践性”,探究儒家思想中的实践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情况,以及传统与现代社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