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人才流动特征及城市吸引力分析
从结果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市人才吸引力指数连续多年第一,由于薪资优势明显,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众多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北京对求职者保持较高吸引力,人才保持净流入,近几年排名占据榜首;上海市经济体量大且增长稳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蓬勃发展,吸引大量人才来沪,人才吸引力指数与北京的差距...
如何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城市崛起?
随后在2013-2018年间,在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等大环境背景下,东北GDP份额从9.2%下降至6.3%,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对东北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开始显现。十四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仍旧是以东北为代表的北方经济主要的发展方向。以东北为代表的北方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不仅要内力推动,还需要外力协助。随着中部城市的...
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城镇化规律表明,城镇化率达到60%后,将呈现城镇化速度放缓、效应累加释放、空间高效集聚、城市体系分化、城市品质提升等“五期叠加”典型特征。(一)城镇化速度进入放缓期,部分国家城镇化呈现持续放缓趋势整体看,发达国家在城镇化率达到60%~65%和65%~70%区间时,城镇化率年均增幅分别较前一阶段下降0.05和0.19个百分...
《瞭望》专访王金南:系统部署 全民行动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当前,我国绿色发展水平整体还不够高、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结构高耗能、高碳排放特征依然明显,单位GDP能耗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0%,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18%,但消费的煤炭、钢铁、水泥等超过世界一半,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尚未完成,经济还需要持续增长...
中国县域经济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0年)
目前,我国的县域经济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典型体现中国转轨经济的三元结构:城市、乡镇、农村;二是集中反映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矛盾;三是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理解县域经济的内涵,还必须把握以下四点:一、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是真正的地方经济;二、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薄弱...
【招银研究|区域深度】粤港澳大湾区系列研究(一):经济与产业篇
受国际需求走弱、全球供应链重构、结构化转型偏慢等因素影响,大湾区近期出口下行压力较大(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三是产业转型步入关键期,制造业比重下滑明显。一方面,传统产业受土地与成本制约明显,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业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四是区域不平衡现象突出,珠江口两岸呈现“东强西弱”,城市梯队建设不及长三角地区。
中国人口大迁移2024: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城市群化
2010-2020年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180万人,但东北、西部等区域近年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呈现人口流出趋势,2021-2023年长三角人口进一步集聚,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达80万人,位居第一,高于第2至第7位的城市群年均常住人口增量之和。城市群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
中国城市化进程新特征
中心集聚是一次城市化的鲜明特征,在城乡关系上表现为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在区域分布上表现为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南沿海城市群集中。一次城市化的人口迁移以就业为导向,人口呈现“跳跃式”转移,从中西部农村直接转移到一、二线城市,且主要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集中。但是,传统的人口迁移方式也导致我国一次...
深度研究中国24个万亿GDP城市:产业发展有何特征?
很明显的特征是,北京、上海正通过增加高技术类企业来增加城市的经济驱动力;深圳的外溢发展和2021年的外贸大环境使东莞的GDP突破万亿;重庆第一产业比重较高,且汽车行业对当地经济影响大;武汉的资金、人才资源使其能快速地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苏州和杭州的产业差别大,前者通过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增长,后者在发展数字经济...
2023年中国人才流动特征及城市吸引力分析
数据说明:通过跨城求职数据解密流动人才特征数据说明及特征:智联招聘拥有3.49亿+职场人用户,累计合作企业数达1341万+,其中,求职人才即当年有简历投递行为的用户中约8成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22.1%;在求职人才中,约四成为跨城求职者,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的流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