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批评 | 行超:从“无尽永前”到“无界永在”——试论近年...
他们和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传统和九十年代的纯文学传统有所不同,不是直接去赞美文学大师,而是表现生活带给心灵的震动”(黄平《“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扬子江评论》二○一七年第三期)。而之所以呈现出这种“新的美学原则”,是因为他们共同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
“有一些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 却很少阅读马克思本人的著作”
他的许多举世闻名的著作,诸如《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1970,2017)、《以自由看待发展》(1999)、《惯于争鸣的印度人》(2005)、《身份与暴力》(2007)、《正义的理念》(2010)等书,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资深专栏作家乔纳森·斯蒂尔于2001年3月7日在《卫报》发表长文《精神食粮》,认为森属于“严肃思...
对话邱华栋:文学永远是“撄人心”的事业|顶端文学
当代著名作家、批评家,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通过他的新作《现代小说佳作100部》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指南。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现代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全面评述,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学之旅,引领我们深入探索现代文学的精神内核。邱华栋,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1988年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就...
托翁VS陀翁:文学阅读的原则和条件,究竟是什么?
在经典论著《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中,他以一种广阔的视野和鲜明的对比来界定两位俄国文学巨人的天才性质,认为在顶尖的小说之中,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超过了其他人的作品。斯坦纳运用经典的文学批评方法对两位文学巨著进行了剖析。他认为,...
卡夫卡最新选集出版,被百佳书单遗漏的71本书|7月世界文学热点
自1985年《痛苦的躯壳》问世以来,美国非虚构作家伊莱恩·斯凯瑞出版了八本著作,涵盖文学批评、道德和政治哲学、社会理论、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虽然自己的非虚构写作“致力于事实”,但她认为,人们必须具备强大的事实和反事实思维能力才能发现真相,而反事实的运用实际上是通过文学来实现的。如果想剥夺一个人的思考能力,...
编辑手记 | 凯恩斯的朋友圈——始于《重读凯恩斯》的探访
而伍尔夫对凯恩斯也毫不客气,她评论凯恩斯的《和平的经济后果》(TheEconomicConsequencesofthePeace)是“一部影响世界的著作,但是没有一丁点儿艺术气息”(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1923年,凯恩斯与伍尔夫在多赛特合影但伍尔夫显然是欣赏凯恩斯的。比如,她曾称赞凯恩斯在《梅绍尔博士:被击败的敌人》*一文中的人物性格刻画令人印象深刻,...
“抑钗扬黛”或“抑黛扬钗”都不是读懂了《红楼梦》
而根据福斯特的分析,读小说本来就是为了消解现实中人和人之间的猜疑防备,但一碰到薛宝钗的时候却行不通了,还是只能看到她表现在外的部分,因此,人们当然比较倾向于能够有效地帮助实现个人心理补偿需求的林黛玉。(作者为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本文摘选自《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二):细论宝黛钗》,内容有删节,标题为...
第一个上巴黎评论的中国作家,是他
余华作为首位受访的中国籍作家,他的访谈被归入栏目下设17个单元中的“小说的艺术”子单元,编号No.261——这个编号就意味着,余华是《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创立七十年来的第261位受访小说家,与E.M.福斯特、福克纳、海明威、博尔赫斯等260位小说家同列。“作家访谈”既是文学创作者们便宜取材的学院和窥见...
黄平:中文系能否培养作家?
作为著名的文学社团沉钟社的创始人与核心成员,作为著名的戏剧家、文学翻译家与文学批评家,杨晦与“五四新文学”渊源极深。他之所以在1950年代继承罗常培的讲法,在彼时再次强调大学不培养作家,或许也思虑到“工农兵创作/专业文学创作”在1950年代的博弈。强调不培养作家,也就隐含着维护学院的独立性,与工农兵作者保持...
第一次登上《巴黎评论》,余华说了什么?
而“作家访谈”系列作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系列,以1953年创刊号中E.M.福斯特的访谈为开端,刊登了数位伟大的文学大师的长篇访谈。余华作为首位受访的中国籍作家,他的访谈被归入栏目下设17个单元中的“小说的艺术”子单元,编号No.261——这个编号就意味着,余华是《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创立七十年来的第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