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与当代审美激荡沉浸戏剧《激流·家》11月26日起在成都上演
《激流·家》改编自小说家巴金的原著与剧作家曹禺创作的剧本。故事发生于百年前的四川成都。高家宅院中,主角经历命运纠葛,年轻一代在旧式家庭中历经痛苦、挣扎和成长,最终义无反顾地迈入时代的“激流”。该剧将于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少城剧场上演。发布会现场,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鸿亮从多维度解读...
经典作家|巴金家族小说中的“家”与“城”
巴金聚焦的就是这类知识分子群体生活的“城市”,他笔下的城市看不到那些光鲜亮丽的坐标,多是借由这些智识阶层在“家”和“城”之间的来回游走,去构想理想的社会生活情态。中年巴金“漫游”和“旅行”总体而言,在巴金的小说中,这些家里家外的人,在“家”与“城”之间徘徊行走,构成了特殊的“城市漫游”或“...
62个版本《家》!“巴金书房”这些魔力,等你来发现
1955年9月,巴金与家人迁入武康路113号,在此生活长达半个多世纪,这是巴金一生中生活时间最长的居所,见证了一代文学大师后半生的生命历程。2024年是巴金诞辰120周年,徐汇区文旅局联合巴金故居,在徐家汇书院二楼文脉光盒空间打造“巴金书房”主题阅览区。这是徐家汇书院自2023年开馆以来首次更新光盒空间展示内容,也是巴...
品清廉故事 传廉洁家风丨巴金家风
李氏家族是川内非常有名的书香之家,其先祖于1818年从浙江嘉兴迁往四川成都,巴金和李致能有文学上的成就也离不开文脉传薪以及家风熏染。这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聊起家风家训的话题时,特意提到了巴金早年写给他的箴言“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他说:“这句话影响了我们家三代人。”近日,李致在其芳草街的...
艺术家廖静秋:患癌症去世,巴金惜才撰文悼念,女儿长大成明星
因此当电影上映时,引起了很大反响,连老艺术家巴金也都为之动容。只是世人在得知廖静秋的演艺经历时也是忍不住为之唏嘘……但当廖静秋的作品和艺术成就终于达到一些成绩时,她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时常会感到疲惫。一开始她还以为这是她休息不好、或者是太过劳累的原因,但直到她咳出了血,廖静秋才发觉出事情多严重...
徐家汇书院设立巴金书房,复原写作《家》时所用桌椅
打开的书页对应互相呼应的两个分区,一侧展示巴金的名作《家》,另一侧讲述与巴金故居有关的故事(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各种版本的《家》“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这是巴金先生的小说《家》(原名《激流》)序言中的一句。自1933年出版以来,作为“新文学第一畅销书”,《家》所形成的“激流”至今仍在读者心中奔...
《家》的魅力来自对一个时代的概括能力 | 巴金先生诞辰纪念
首先,1928年年底在从法国归国途中,巴金写了一份叫《春梦》的稿子,只有几万字,没有写完就搁下了。这是它计划要写的几部连续性的小说其中一部分,人物和情节跟现在的《家》联系并不多,或者说它相当于《家》的前传。但是有一点与《家》《春》《秋》的写作思路是一致的:他打算以自己家族的故事为素材,写作一系列...
这家巴金创办、曾发表《我与地坛》的杂志,70岁了
在《上海文学》的编辑部里,有一把做工考究的西式扶手靠背椅,迄今已走过近百年历史。自创刊以来,巴金、靳以、魏金枝、钟望阳、茹志鹃、李子云、周介人等前辈都在这把椅子上坐过,率领《上海文学》走过当代文学史的每个阶段,见证了新中国文学变迁的风风雨雨。
一位上海作家的家庭生活——票据呈现出的巴金家收支情况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中国杰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本文作者:周立民,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一位上海作家的家庭生活——票据呈现出的巴金家收支情况作者:周立民对于作家的研究,人们时常把目光聚焦在作家的著述和行述上,这自然是应该的。
历史上的今天:现代文学家巴金逝世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1904年11月,巴金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