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
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
“大一统”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的思想资源
其次,费孝通强调,“这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并认为应“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各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继续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发展到更高的层次”,从而为“大一统”观赋予了现代意义。总之,清代“大一统”观为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留下了...
江林昌:中华文明史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深远影响
从政治学角度考察,“多元一体”格局表现为国家公共权力的外在联盟性,国家管理体制的血缘礼制性;“多元一统”格局表现为国家公共权力的内在强制性、国家管理体制的地缘法制性。因此,我们称秦汉以后的“多元一统”格局为中国的“成熟文明”发展阶段。(四)“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原因就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遗址、吊桶环遗址...
中华文明“包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生传播意蕴
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2]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体现在不倡导取代或冲突的思维,而是坚持“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包容思维,由此产生的“汇聚”“凝聚”效应,能够“化解...
“中华民族”的这个定义,具有里程碑意义
《概论》指出,中华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孕育,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实体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历经约400年的大动乱,不仅没有使中华民族的各个部分走向分殊,反而极大促进了各民族大交融,为隋唐以后中华民族在更广阔的范围走向统一打下了基础。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确立。晚清,各民族协力推翻封建帝制,努力将传统...
...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建言铸牢中华民族...
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过程为重点,全面呈现文化沿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意识,提炼出全国学术界以及社会认同度较高、具备号召力的文化因子,引导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鄂崇荣:做实壮大民族地区特色产业...
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对全球治理的启示
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经验小康与大同的有机融合在国家治理层面的典型经验是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民族政策。作为世界上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尊重少数民族权利、民族交往交融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缔造等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治理的典范。
读懂新疆——中华民族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重要样本
只有基于以共同体史观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读懂新疆,才能读懂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才能读懂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新疆是中华文明陆路对外交流的最重要通道,成为中西文明交流的大磁石、大熔炉...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为什么被称为里程碑式的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自2014年以来多次系统地论述了中华民族这个议题,明确肯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2023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具有众多民族“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等特点。这样的演进特点造就了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多元一体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关键词,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