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本轮熊转牛的关键,经济能否走出“通缩”
通缩治理不外乎三类措施:降低利率、提振需求、出清产能。目前市场分歧主要集中在需求提振政策上,尤其是财政。政治局会议“严控增量”表述意味着有如四万亿和棚改货币化时期的地方主导大基建或难再重启,财政或着力三点:1、地方化债;2、符合三中全会导向的产业政策;3、民生领域相关支出。股市当下定价政策转向,由熊...
日本经济实现再通胀,对长期停滞和通缩经济体有哪些政策启示
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日经225指数也同步持续回升,而资产价格率先走出通缩无疑是有助于改善居民实际收入和经济预期,也为之后日本物价的回升提供支撑。三是日元汇率政策的特殊性。日本经济在陷入长期停滞之前,日元汇率因“广场协议”曾经历过10年的持续升值,美元兑日元汇价由262一路升值至1995年的80,累计升幅近2...
通缩,一个被亿万人误解的词
整体来看,通货紧缩导致的金融体系崩溃虽然带来短期的扰乱,但从长远角度,有助于打破过去依赖于政府和货币当局特权的收入再分配机制,使得资源分配更加符合市场原则。这种“创造性毁灭”符合市场经济中的自然调整过程,通过清理错误投资和重建生产结构,为更健康的经济体系铺路。但显然,奥派的这种主张,在当下的世界难以实现。
国家统计局:经济运行总体恢复 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国家统计局:价格低位运行状况有望逐步改善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刘爱华表示,经济运行总体恢复尤其是需求持续恢复,有助于改善物价低位运行状况。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商品和服务需求持续恢复,从11月当月数据看,市场销售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0月份加快2.5个百分点。1-11月份,服务零售额...
摩根士丹利闭门会-中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
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内生性通缩负反馈循环加剧,以及前期货币和财政政策双双收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投资意愿快速下滑,对整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将进一步压制消费与工资水平,对底层民众尤其不利,从而可能引发局部返贫问题,并威胁社会稳定与安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会有哪些调整?
经济学家激辩“10万亿大刺激”
这种结构性内需不足的影响表现主要包括,经济增速逐年下滑,物价低迷并有通货紧缩风险,房价持续下跌、房地产投资负增长,股市长期下跌,年轻人的失业率较高,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加重、财政支出缺口扩大,这些情况带来的挑战比2008年或2009年的外部冲击更严峻(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受结构性内需不足的影响,当前的有些指标如房价、股市指数、物价...
漫长的QE:日本克服通货紧缩的挑战与教训
经过二十多年强有力的货币宽松政策刺激,叠加疫情后全球通胀给通货紧缩常态带来的冲击,日本经济最终不再处于通缩状态,物价指数自2021年8月开始上涨,同比连续25个月超过央行2%的政策目标。同时,今年日本薪资涨幅预计将达到5.28%,有望打破日本长期以来结构性通缩的困境,推动“工资-物价”螺旋,形成内需拉动型通胀。2024年3...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哪个更可怕?
通货膨胀:热情的过火现象解析:与通货紧缩相反,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适度的通货膨胀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润滑剂,能够刺激企业扩大生产,增加就业。然而,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便成为了经济之癌,侵蚀民众财富,破坏市场机制。双刃剑效应:高通货膨胀下,货币购买力急剧下降,居民储蓄缩水,生活水平降低。同时,物价...
理性认识当前“通缩”问题
除此之外,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工业领域通缩的联动效应和传染效应,以及大宗商品价格“跌跌不休”等因素进一步增强了通缩预期和输入性通缩压力,进而增加了我国工业领域价格下降压力。但输入性因素并非是工业领域结构性通缩的主要原因,而只是外生的附加因素。
外媒关注中国央行降息 称通货紧缩是“头号敌人”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贷款实际利率和企业贷款融资成本;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和各类市场利率,也有利于刺激消费,降低经济失速风险。预测15年GDP增速7%、CPI增1%,通缩是主要风险,判断未来降准降息仍可期待,货币宽松有望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