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墨子号”
在潘建伟看来,哲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伟大科学家,《墨经》里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该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而这正是现代照相技术原理的起源。潘建伟说,这个实验指出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也是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科学解释——这在光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原理,为量子...
小孔成像:墨子的一个超前实验
小孔成像:墨子的一个超前实验中国古代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人请了一个画匠,为他画一幅画。一天画匠告诉他:”画好了!“那人一看,只见一块涂了漆的大木板上,只钻了个孔,却什么画也没有,于是生气地质问画匠。画匠说:“你要修一座房子,房子要有一堵高大的墙,再在这堵墙对面的墙上开一扇窗户。把木板挡在窗...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学生探索科学奥秘
它其实是古人对一个科学实验现象的记录。记录中描述了约公元前400年,鲁国乡村的一间普通民屋中,墨子做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光学实验。屋子里很暗,一壁开了一个小孔,屋外站立着一位年轻人,他的影像随着室外的光线从小孔中穿透过来,在黑屋子里形成了一个倒影。通过这个实验,墨子发现并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直...
【人民网】外媒评中国发射世界首个量子卫星:助力全球通信安全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专门援引中国媒体报道,解释了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的缘由,介绍了墨子两千多年前小孔成像实验为如今的光通信和量子通信奠定基础的事实。美国《华尔街时报》以“中国的最新跃进不仅是步子大──而且是一项巨大的科技突破”为题发文称,随着“墨子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将...
揭秘全球首颗量子卫星 量子通信关键技术“成都造”
“墨家逻辑是全球三大古老逻辑体系之一,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潘建伟说,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并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他说。
简述相机镜头变焦与对焦、成像的原理
小孔成像实验中,点燃蜡烛,会在小孔另一面的白纸上看到一个倒立的烛焰(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此现象可以用来解释物理学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在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这样,我们就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在白纸上获得了蜡烛烛焰的图像。2、凸透镜使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将窗外的风景搬入室内,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
新质生产力的智造时代,中国为何急需重提“方以智”
童年时,他曾随父宦游闽海,受热爱西学的父亲的影响,也常摆弄光仪,做过“小孔成像”实验。后来,方以智提出一种朴素的“气光波动”学说,认为光不走直线,并据此批驳了外国传教士有关太阳直径有日地距离三分之一大的说法,这是前无古人的学术贡献。他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对于声音的发生、传播、反射、隔音效应...
【中国科学报】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在这里诞生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其背后大有深意。历史记载,墨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进行了光学实验,发现光线沿直线传播,绘制了凹面反射镜光聚焦、小孔成像等光路图,还测试计算了水的折射率。“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
中国古代的科学实践如何进行
孙小淳团队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不仅有观察、测量,还有数学模型和实验验证。例如,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中有很多预测和实验,农学中有关于播种、嫁接的方法,手工业中有各种陶瓷制作技术,冶金领域有很多实践和验证,《墨经》中对小孔成像的认识有观察也有实验,等等。
光线、光波、光子和量子密码:历史和物理的多重启示(上)| 量子世纪...
13世纪,赵友钦用上千支蜡烛做了大规模的小孔成像实验,变量有物距、像距、小孔的大小和形状,得到了一系列结论,与我们今天的知识一致。13世纪,郭守敬将小孔成像用于天文仪器中,以便于观察太阳、行星和月球。13世纪,王恽用小孔成像观察日食。14世纪时的欧洲绘画有了戴眼镜的僧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