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教授钟启泉:课堂转型的关键在从教“浅层知识”到追求...
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钟启泉指出,课堂转型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协同活动中走向“深度知识”教学。文丨钟启泉编丨袁梓曦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要求表面的“浅层知识”教学,而是追求“深度知识”的教学,以综合能力带动素养培育,实现深度学习。基于此,一线教育人该如何进行课堂转型?本文中,钟启泉...
“学有方法,教有要求”的生命课堂
“六有”是课堂底线:一有基于生命已有发展状态的学情分析;二有基于生命发展愿景的教学目标;三有基于促进生命成长的方法路径(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路径);四有基于引领生命发展方向的精准点拨(课堂是生命的原野,教师不可缺席,必须点拨到位);五有基于评估生命达标的评测方案(针对性练习、达标检测);六有基于开发生命潜能的学...
钟启泉:素养时代教师能力转型三部曲
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本目标在于将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学科建构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成为社会的主体参与、主体创造、主体形成的总体创造者。学习转型成长始于课例研究、环境再造教师重新学习,是实现课堂转型的根本保障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教育界对教师的定位不断演变,从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到教师职业是一种...
东营这所小学用“嵌入式”教师专业发展撬动课堂转型
朝向课堂转型,创新性建构形成了“嵌入式”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由此打破固有理念,突破自我局限,嵌入情境学习,重构发展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反思,在静态知识和动态知识中穿梭,不断深化教与学变革,开启了“读懂课堂”“研究课堂”“课堂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
语文课堂转型——培育倾听关系的语文课堂
钟启泉教授在《课堂研究》中说:“课堂具有多重涵义,不仅是学生学知识的场域,也是学生交往的场所和社会化的重要天地。”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递,却忽视知识的建构;关注教师的“教”,却忽视学生的“学”。教师为上好一堂完美的公开课精心设计教案,给自己设计的问题拟定标准答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揣摩教师的意图来回...
钟启泉教授新著《深度学习》——解构深度学习的“前世今生”,拥抱...
2.“深度学习”不是特定的教学方法,而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参与“主体性”“对话性”“协同性”学习活动的总称(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层出不穷,为“课堂转型”带来连绵不绝的动力源。关键词:深度学习;学习共同体;学习主人公。作者简介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教学转型:实现共同成长的生动姿态
教学转型:实现共同成长的生动姿态《教学设计》钟启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设计是依据现代学习科学的理论,策划课题和满足需求的方略与步骤,并做出系统安排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围绕教学方略的系统规划的教学设计研究开始兴盛起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教学设计的目标、方法与框架都发生了...
钟启泉:核心素养,奏响学校变革进行曲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涵盖了如下的基本环节: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单元设计—课时计划与实施—学习评价,这些环节彼此链接、环环相扣。学校教育的真实变革,应当经受全新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探索的洗礼。(作者钟启泉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课堂改革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改革的成效就是在外围打转。只有抓住课堂这一核心地带,教育改革才可能深化。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说:“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在...
深度丨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从其发展趋势看,大体涉及“人格构成及其发展”“学力模型”和“学校愿景”三大研究领域,而这三大研究领域,也启发了我们对核心素养的认识。01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