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中和:从思维方式看“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契合性
马克思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认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和思维虽然也认识到矛盾的存在,但更强调调和矛盾、追求和谐。再次,方法论上有差异。马克思辩证法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中和思维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思维倾向和价值取向,方法论体系不如马克思主义那么严密。最后...
汉语哲学的普遍性
反复思考之后,笔者发现,孙文中隐含着一种矛盾,一方面,他认为汉语哲学的普遍性源自汉语世界生存论经验的普遍性以及汉语所表达的本源性思想的源初性;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汉语哲学始终要使用一种去语境化的理论方式表达自身对普遍性哲学问题的关注,普遍的哲学问题可以脱离具体而特殊的民族语言予以抽象的表达,似乎普遍的...
李君如 |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恰恰在于他深谙这一“精髓”,总是把理论的原则性与实践的具体性、矛盾的普遍性与问题的特殊性辩证地统一起来,使得我们在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他在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际,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又强调“我国的具体...
高中政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案
1.矛盾的普遍性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植物、动物、人类社会”不同矛盾的事例,启示同学们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让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矛盾,说一说,我们怎样来对待这些矛盾呢?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过渡:我们常说“家家...
走出“应成一困境”——早期中国社会调查的方法想象与本土策略
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早期中国社会学的方法实践还被赋予多重意涵。20世纪上半叶,本土学者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求索包含双重目标:既要寻求革命性的认识论,以区分过去的学术传统,还承载着本土学者为民族奋斗的道德担当(Liu,2004:162)。研究方法的历史实践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相互交织。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陶孟和便在这...
网络评论方法论·专家谈②丨新闻评论的“望闻问切”
新闻评论选题的普遍性,可以理解为特定选题的公共属性(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例如,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和其他违法犯罪问题一样,都是伤害了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都应当依法惩处,这是违法犯罪问题的普遍性。围绕普遍性的问题意识,就要寻找类似问题的普遍处理经验,是基于“求同”找问题,在类似问题的相互比较中找到观点...
「学思平治」辛向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
毛泽东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深刻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强调:“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他深刻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存在于宇宙发展过程以及宇宙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特殊性,特殊的...
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方法论中的问答逻辑
毛泽东指出:“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提出新问题,就是发现分析矛盾,抽象出矛盾双方对立的实质。抓住实质,就抓住了问题。
读《实践论》《矛盾论》 感悟辩证法智慧
第二,坚持矛盾观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概念,确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与矛盾分析法的思想路线与方法论原则,即科学把握和运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智慧。《矛盾论》从哲学层面揭示了辩证法的矛盾概念关系到对象本质自身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在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可回避。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实践中出现...
福建日报刊发“敏言”文章:问题导向,在调查研究中读懂矛盾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是重要的工作方法。面对闽东人民的“三大梦想”,面对父老乡亲的期盼,习近平把地委、行署的同志们聚在一起,说:要把老同志的建议和干部群众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