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团队打造新型仿生纳米载体材料,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平台
复合凝聚,是液-液相分离的一种形式,在生命起源中扮演着独特角色,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工程学意义,在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中具有广阔前景。基于液-液相分离的细胞内复合凝聚形成的细胞间室称为生物分子凝聚体,它们构成了细胞中的无膜细胞器。这些无膜细胞器与有膜细胞器可以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能够实现细胞内的多...
昇辉科技年产12万吨高性能纳米锂电池材料项目开工
据了解,该项目重点突破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调控和纳米电池材料FSP法(火焰喷射热解法)合成工艺,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万吨纳米正极材料、年产10万吨高性能正、负极材料,将极大的缩短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欧、美、日先进环保型无溶剂干法电极涂覆技术差距,实现国产化替代,使锂电池制造技术实现革命...
气溶胶辅助生物合成高性能复合材料取得新进展
作者详细评述了一种被命名为“气溶胶辅助生物合成”的复合材料原位制备新策略,并从其普适性、可控性、三维可设计性、可扩展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全面论述了该复合材料制备策略的巨大潜力。该策略巧妙地将纳米材料气溶胶的沉积过程和微生物原位合成高强度细菌纤维素三维纳米网络的过程相结合,成功实现了各种纳米材料在三维...
【工博会专递】“浴火而生”的纳米材料,都有啥功能?
最早的气相法纳米材料制备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燃烧松枝制油墨上,“黄山松烟”,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典型的纳米碳材料。日常生活中,蜡烛燃烧产生的烟灰,煤气灶燃烧产生的锅底灰,都可以看成是气相法纳米材料。不过,看似简单而日常的过程,要实现工业上的大规模制备,却是困难重重——超过1800摄氏度的反应温度,超过10...
在纳米板材料中,一维金属的有机纳米带,是可膨胀层状杂化材料
Al-ITQ-HB材料的混合结构示意,是那种由一维纳米带连合构成的层,这层里有烷基-苄基单羧酸酯间隔物(HB),它跟AlO是垂直的。具体来讲,把乙基-(EB)、庚基-(HB)和十二烷基-(DB)苯一羧酸当作有机间隔物,所制备的层状材料有个挺明显的低角(100)衍射带,其中心分别在约3.0、约2.5和约...
西北大学樊海明教授团队:磁性纳米生物材料
磁性纳米生物材料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医用磁性材料,极小尺寸赋予其独特的物理和生理生化特性,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上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21世纪初,磁性纳米材料可控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其物化性质理解的不断深入,进一步促进了磁性纳米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如今,磁性纳米生物材料已成为医用材料的一...
Nature子刊: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3D打印纳米颗粒,释放变形材料新的...
在纳米材料中,形状决定命运。也就是说,材料中颗粒的几何形状限定了所得材料的物理特性。阿基米德截角四面体(ATT)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生产可轻松改变相的材料的最理想的几何形状之一,但直到最近,制造起来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计算机模拟中预测,但在现实世界中很难复制。
纳米材料上“打孔”!看常州这家企业的超级“魔法”
“所谓介孔材料,是孔径在2-50纳米之间的多孔结构材料,具有孔径大而可调、比表面积高、孔体积大、孔结构规整均一、骨架组成多样化及表面易修饰等特性。”复旦大学化学系青年副研究员、常州一元介孔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刘玉普,是“造孔人”的一员,承担了推动介孔材料产业化的任务。
探索纳米微型装备,宁波材料所研发新型DNA工业纳米机器人
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10^-9米)。而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100纳米)的材料。如此微观的尺度,人类怎样才能以工业的方式处理和生产纳米材料?纳米机器人提供了一个答案。它具有作为制造平台的潜力,可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并以一致的精度和准确度提供产品。
纳米新世界!华科创智:新材料独角兽锻造“屏”实力
2014年9月,华科创智正式成立。喻东旭负责产业化、市场推广和公司运营,温维佳则专注于研发,从纳米银材料走出实验室到形成触控膜产品,再从成品到系列化产品,到市场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此,华科创智选择的是稳中求进,厚积薄发。先扎根技术,再立足市场,最后冲击海外,实现中国先进技术的国际领航。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