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没有制度
清朝,没有制度清朝虽然继承了明朝内阁、六部等各种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相当成熟的制度,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还是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并且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说白了还是,清朝是部落政治,而部落政治的背后又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不自信。先说内阁。内阁是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之后由于后代不能承受巨量的工作而培养出来的...
明宪宗时内阁权力较大,但明朝内阁受宦官制约,清朝内阁并无权力
此后的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神宗等时代,内阁大学士就约等于宰相,内阁首辅也就是首相。这也就是为啥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明朝依旧能正常运转的原因。毕竟有宰相看着,天下不至于大乱。明朝的内阁受到宦官们的限制如果内阁大学士和宰相一样的话,那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岂不是有名无实?难道朱元璋的...
清朝选举:袁世凯当选内阁总理,黄兴获得选票
1911年,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制度,但内阁成员中皇族过多,遭到当时人们的讥讽,称为“皇族内阁”,引发了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二、滦州兵谏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0月27日,滦州发生了“兵谏”事件。统制张绍曾、护理第三镇统制卢永祥、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共同向朝...
废除科举意味着,满清将最后一个支持自己的集团推向了对立面
光绪三十一年9月2日(1905年),清政府批准了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与直隶总督袁世凯联合提出的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而提出废除科举的张之洞是科举探花,既得利益者,而袁世凯则是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的武夫,可见,废除科举已经...
末代帝国的离奇终结:清朝的最后三年
宣统元年末(1910年1月),各省立宪派向清政府请愿,“希望在一年内召开国会”,让清政府的君主立宪名副其实。载沣对此置若罔闻。袁世凯离开后,北洋军无领导,此刻正是朝廷收回兵权的最佳时机。他不顾反对,在立宪初见成效之际,为自己加官进爵。他以皇帝的名义任命自己为“大清帝国陆海军大元帅”,规定在宣统皇帝...
剖析明朝内阁制度的变迁,在封建皇权的演变中带来了哪些影响
同时,由于内阁制度的制度安排相对较为宽松,使得内阁在政治决策上受到了局限,无法完全胜任国家的统治工作,这也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内阁的控制权(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皇帝对内阁控制权的表现主要是多样的,皇帝试图通过任命内阁成员来掌握内阁的实际权利,例如根据自己的意愿任命或罢免内阁成员,或者干脆废除内阁等。
清代独特奏折制:大量琐碎无聊的奏折,如何成皇帝驾驭天下的手段
明代的内阁制更是给了内阁大臣与皇帝叫板的权利,然而清代却通过废除内阁制、设立军机处等手段,将皇帝一人当政的中央集权制进行了空前的强化。这虽然保证了皇帝在决策过程中的至高无上,但是在国家的政治制度上却是一种倒退。奏折制度虽然是建立在皇帝想要控制官员言论、了解地方状况的基础上,但是让官员广开言路、...
文史丨中国古代官员达到什么品级,才能荫袭后代?
《平定三逆方略》书影,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内府朱格抄本。来源/故宫博物院按照制度,受荫子弟,都以嫡长子孙为准,然后才及次子、次孙、庶子、庶孙,或者兄弟之孙。若嫡长子已经通过科举做官,或有废疾者,可准许依次顶替行。例如张廷玉就为他的几个儿子在荫叙上取得最大的权益和其他特权,长子张若霭在雍正十一年...
刘文鹏:论清代历史地位
1.从内阁到军机处:中枢决策制度的改进清朝在中央权力机构设置上,一方面仿效明制,建立内阁、六部,承担一部分国家事务的决策与执行;另一方面保留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重要军政事务的决策,从清初到雍正八年(1730年),两套系统并行不悖。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内阁制度,设内阁大学士掌票拟之权,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并明确赋予...
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都属于朝廷中枢,地位却相差甚远,为什么?
,,所以在万历之后,皇帝对内阁的倚重逐渐降低,因为万历皇帝长期不上朝,所有事物全部通过皇宫内部的太监向外传递,因此反而司礼监太监的重要性上升了。,,,,,二、清廷设立军机处,,,,,如果说,内阁的出现带有很强的必然性,那么军机处的设立则带有一定的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