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核聚变实验装置园区 探索科技奥秘
10月27日,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嘉和苑校区一(2)班星辰小队的小朋友们,在科普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实验设施以及聚变创新展览馆。这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核聚变技术的机会,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无限的热情和好奇心。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
中国实际应用“人造太阳”不是梦!专访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
在这一进程中,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有“东方超环”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简称EAST)是全球最重要的实验平台之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建生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介绍称,聚变能科学可行性已经被证实,完成了80%以上的关键技术积累,中国有望未来30-50年实现聚变能实际...
“人造太阳”离圆梦又近一步 揭秘中国可控核聚变
1965年,根据国家“三线”建设统一规划,在四川省乐山市郊区,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核聚变研究基地——西南物理研究所,这也是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核西物院”)的前身。而中国核聚变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当属1984年中国环流器一号(HL-1)的建成。这是中国核聚变领域的第一座大科学装置,它为中国...
我国成功为法国可控热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研制核心部件
新华社合肥9月24日电(记者徐海涛)超导托卡马克有“人造太阳”之称,是一种用于可控热核聚变能研究的大科学装置。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为法国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WEST”研制出关键部件偏滤器,并于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将运往法国进行安装。建造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对验证利用核...
站在北京瞄准济南的一枚硬币,这是我们用激光点燃核聚变需要达到的...
答案是在大海里。我们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中96.5%是海水。海水中一共含有10万亿吨氘氚材料。如果我们把1升海水中的氘氚提炼出来,让他们完全发生聚变,它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题,如果我们把海水中的全部氘氚提炼出来,然后让它去发生核聚变,它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升汽油...
杰玛·康罗伊:中国正在竞逐核聚变研究的世界领导者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科学部门负责人阿尔贝托·洛阿尔特(AlbertoLoarte)表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生成持久等离子体方面的独特能力,使其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主力实验室,尤其是在快速交叉检验实验结果方面(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他评价道:“中国的研究非常活跃。”洛阿尔特举例说,今年1月,他和同事们对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
“国际聚变友谊之林”在合肥揭幕 “核聚变大科学装置集中度”全球...
通过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以及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欧美俄日等50多个国家超过120家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EAST装置成为国家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标杆之一,入选全球研究基础设施高官会、国际经合组织和金砖国家大科学装置开放目录...
一文了解核聚变产能:期望与现实
我们能在有限范围内通过核聚变产生净增能量。2022年,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国家点火设施(NIF)成功创造了一种释放能量多于消耗能量的核聚变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激光点火聚变。NIF装置使用了全球192个能量最高的激光器,向氘和氚发射高达400万焦耳的紫外线能量。靶标约为胡椒粒大小,悬挂在黑腔中——一个小型...
2024年可控核聚变行业研究报告
自1965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西南物理研究院在四川乐山成立以来,中国在可控核聚变能源开发领域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这段历程不仅见证了中国在核聚变技术研究方面的坚持与努力,也映射出该国在全球能源科技舞台上的日益显著地位。早期的探索阶段,中国的核聚变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学习和基础实验上。1984年,这一探...
中国核聚变博物馆馆长王相星:为什么我们要发展核聚变?丨封面科技...
位于乐山肖坝路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乐山基地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内,藏着一座国字头的博物馆——中国核聚变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核聚变博物馆,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对公众开放的核聚变博物馆。中国换流器三号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内展示了我国第一个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可以说它是见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