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谪居海南诗文创作真善美研析:兼论其民族观的形成
子独不可施之父乎?”5此时苏轼的心境,不仅是因为儋州地理位置偏僻、生活环境恶劣等原因而低沉,也是他对此地的一种距离感、陌生感、孤独感,这种油然而生的感受源于中原传统文人对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的思想认知,也是实际状况的
苏轼最受人喜爱的一首茶诗,句句皆奇,被誉为千古绝唱
有一次,因台风原因面临断粮,东坡叫儿子苏过一起去山中采苍耳,他还引经据典,说《诗经·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写的就是此物,常吃可使人骨髓充盈。苏轼在精神领域永远是富翁,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仍超然自得,不改其风度,所以,饮茶是必需的;不仅必需,还得讲究。就是在此时,苏轼又写下了一首咏茶的千古...
出卖朋友,背刺恩人!苏轼晚年的凄惨落魄,实属自作自受
方丈仙人出淼茫,高情犹爱云水乡。这句诗看似没什么问题,但联系到章惇的身世,就有点恶毒了。章惇是福建人,当地人口太多,有溺婴的陋俗;其出身又很不光彩,是其父亲与岳母的私生子,所以当年本打算将其溺死。这段往事是章惇心里的一根刺,苏轼对之非常清楚,显然又是卖弄他那点小聪明,把别人都当成傻子。可章惇...
美国汉学家用新方法编苏轼集 为中国读者带来新鲜感受|东坡大家讲
在其中,艾朗诺更提到,苏轼的流放和贬谪给他带来了新的自由,是谓“兹游奇绝冠平生”。周裕锴补充道,这种自由就是他终于不用对皇帝负责,不用写官场的文章。他引朱刚教授总结,即是:苏轼从“臣”变成了“人”,他的天地更宽了,也就更自由了。两位教授还谈到了苏轼诗与词两种文体的不同。在多年以前,艾朗诺...
北宋“乌台诗案”风波
当年九月,御史台从四面八方抄获了苏轼寄赠他人的大量诗词。39人受到牵连,其中包括司马光。苏轼于1077年寄赠司马光一首《独乐园》,御史台说此诗讽刺新法,苏轼供认不讳。但对于另一些诗作,苏轼坚持进行解释,表示并非要借此讽刺新法。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被关押后,苏辙向皇帝上奏《为兄轼下狱上书》。他悲怆地写到...
晁补之:诗文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在文学功底上颇受苏轼重视
晁补之学苏的原因除了二人友谊深厚,对苏轼为人的赞美倾慕以外,还有晁补之的文学观点和个性的因素(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晁补之一贯倡导胸中独得,主张不蹈袭人语,使得他敢于尝试苏轼的新词风。另外,补之为人“豪迈英爽不群”心张耒《墓志》,性格气质与苏轼相似,也是他得以学苏的重要因素。
观展人数超30万人次!海南这场展览大受欢迎
也喜欢他为海南留下的独特气质愿意追随他的足迹在旅游中亲近东坡读懂海南市民游客在海南省博物馆观看苏轼主题文物展。新海南客户端记者陈卫东摄海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贾世杰说,在苏轼主题文物展的观展游客群体中,外地人占了八成,彰显了苏轼给海南增添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发展。
苏轼诞辰987年,他是如何度过人生“至难”时期的?
“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年仅26岁的苏轼(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丙子日,公元1037年1月8日——编者注)在《思治论》中提出疑问。苏轼用自己起伏波折的一生给出答案: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他写下“天下第三行书”与千古雄文《赤壁》二赋;晚年被贬惠州...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与弟弟苏辙一起前往开封参加科举考试。次年,年仅20岁的苏轼一举高中,才华名震京师,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北宋时期,位于开封城市中轴线上的州桥可谓信息集散地,当年的举子都要到这里看自己是否金榜题名。
苏轼去澡堂洗澡搓背,写下《如梦令》记录感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遇到夏季七、八月暑热,苏轼的幼子不幸病逝。在这首词里面,他借洗澡来提醒自己应该超脱世俗,放下悲痛。因为苏轼平时最喜欢与人讲禅,谈生死,也时常安慰那些亲人去世的人,可是现在他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他感觉自己如果不能从丧子之痛里跳脱出来,以后也没资格再与人谈佛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