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现代版范进还是孔乙己,71岁考生应该鼓励参加吗?
其实也说不清楚,人家美国拜登82岁还当总统呢,说不定他71岁考上大学以后,国家还会重用他呢?我直接给吓傻了,还好网友们很淡定,我看了一下点赞最高的是离大谱,还有当代范进,不过人家范进不管是疯了傻了,好歹是中举了,他这是整的哪一出啊?这纯属浪费考试名额吗?现在的年轻人本来就很不容易了,你还出来添什么...
张洛:孔乙己和他的“长衫”
其实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等,他们又何尝不是“孔乙己”呢?他们都有似孔乙己好学的一面,当然也有似孔乙己不幸的一面,被科举戕害,转而还会戕害他人。顾影自怜一下,自己的身上也有孔乙己的影子,只不过是运气好了点,成了“范进”。当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夜未眠的场景、大学时代夜梦被数学题憋...
孔乙己和“茴”字的四种写法:独自守望的一座孤岛,他比烟花寂寞
《儒林外史》中同样描绘了底层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的人格都不如孔乙己那般健全,无论是范进中举时的癫狂抑或是满地打滚的周进,他们始终都是以科举为谋利的手段,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孔乙己心中有着一生不第的哀伤与疼痛,也有着现实下的贫穷与落魄,但他始终是理想型的士大夫阶层。孔乙己把自己活成了一座...
脱掉孔乙己的长衫,做一个皮糙肉厚的大学生
如果从事一个条件艰苦,待遇微薄的工作,就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十年寒窗苦读,面子上过不去,就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让自己大材小用,就顿生怀才不遇,英雄没有用武之地的感慨。大学生还是忍疼割爱,脱下裹在身上的孔乙己的长衫吧,不要跟范进一样,眼里只盯着考试,甘愿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到头来考试屡屡碰壁,生活工作技...
为何范进中举后突然疯了?把他的官职放到现在,或许你也会疯
当这份长久的坚持突然得到了巨大的回报,他的心理一时间难以承受这样的喜悦与变化。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如果有一天他那些所谓的“学识”突然得到了众人的认可,想必他的反应也会和范进相差无几。那么在当时,中举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中举后的范进后来成为了朝廷御史,还被任命为山东学道。在那个时候,山东学道的职务...
范进中举后怎么样了?他的结局是什么?1754年1月8日吴敬梓逝世
范进考了大半辈子,连科举考试敲门砖秀才都没考上,也属于很夸张(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换成一般人这么怀才不遇,不是早就放弃了,就是像孔乙己那样自暴自弃,甚至像洪秀全那样愤世嫉俗,报复社会。范进却做到了不骄不躁,坚定这是自己唯一能够出头的道路,顶住各方面压力考了30多年,终于在晚年获得成功。
范进中个举人都能疯?要是李白和你穿越到他身上,恁俩比他还疯!
最终,范进用自己的毅力彻底改变了命运,取得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成功,想到这里如果你是范进,如果李白是范进,想必一定比他还疯吧。假如李白是范进毕竟多少读书人还被比作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然而我总是不认同这个观点的。孔乙己不是秀才,怎么能和985、211的本科生相比,又怎么能和硕士研究生相比呢?孔乙己是个童生,童...
闭嘴吧!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不是出路
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不是出路谈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他们高不成、低不就,不舍得脱下自己的“长衫”。对于那些从小刻苦读书,省吃俭用供出来的孩子来说,他们的长衫,是他们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强迫他们脱下好不容易才穿上的“长衫”,难道不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做法吗?
多年后我终于读懂了语文课本上的话,教育在此时此刻“完成闭环”
还有语文课本上的那些话,如今回想起来,发现它早就把自己正经历的一切说尽时的感受。谈恋爱时才懂《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找工作时才懂《孔乙己》,孔乙己、恐亦己,学历是我脱不掉的长衫;谈婚论嫁时才懂《孔雀东南飞》,为何最后一句是“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晚潮|此夜共婵娟
当时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想象当年那些皓首穷经的儒子们从各地赶往南京城参加考试,在一个一个小小的隔间里做着跳龙门的升官梦,那一张张脸孔,有孔乙己,有范进,有张乡绅,有我们的列祖列宗……...